简介:摘要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及意见,对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部分术语、评估、预防和围术期的护理策略的专家推荐进行修改和完善,对预防与护理方法、流程、风险点预警提示等内容的理论及实践指导达成共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为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室应用3种评估工具(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量表、Munro Scale压疮评估表和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对173例手术患者进行风险程度评估,术后进行全身皮肤检查,记录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3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预测效果。结果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Munro Scale压疮评估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32、0.992,专家内容效度分别为0.759、0.705,校表关联效度分别为0.381、0.190,敏感度分别为0.74、0.32,特异度分别为0.58、0.89,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分别为0.714、0.711。结论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Munro Scale压疮评估表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可以推广,同时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较Munro Scale压疮评估表更准确、便捷,推荐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性分析病例,构建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的评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法,形成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采用该量表对广东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00例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以验证该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39名专家参与了3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88。最终形成13项评估条目的评估表,总分为14~44分,分数越高,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8,校正Cronbach's α系数为0.73,折半信度为0.72。评定者间信度为0.985;量表总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术患者压力损伤风险评估条目可量化测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降低测量者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偏倚,适用于临床手术患者压力性风险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县级三级乙等医院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形成因素,为高危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了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 月—2019年12月我院发生的47例医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找出导致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高发科室及常见部位,并提出预防措施。 结果 47例患者共有发生53处压力性损伤,多发压力性损伤(≥2个部位)5例,占10.7%,单发压力性损伤 42 例,占89.3%。结论 影响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众多,关注措施的落实有效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0天复发风险评估量表(recurrence risk estimator at 90-days,RRE-90)评分联合炎性标志物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首次发病的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400例,随访90 d,失访8例,最后纳入392例,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64例,未复发组328例。入选者均进行RRE-90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Lp-PLA2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RRE-90评分联合Lp-PLA2和hs-CRP检测对急性脑梗死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复发组[RRE-90评分:(3.07±1.01)分,Lp-PLA2:(103.53±8.11)μg/L,hs-CRP:(4.07±1.48)mg/L]比较,复发组[RRE-90评分:(4.11±0.78)分,Lp-PLA2:(121.52±13.95)μg/L,hs-CRP:(12.40±2.46)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RRE-90评分(0.705)、Lp-PLA2(0.697)、hs-CRP(0.622)、RRE-90评分联合Lp-PLA2(0.752)、RRE-90评分联合hs-CRP(0.746)比较,RRE-90评分、Lp-PLA2和hs-CRP(0.782)三者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90 d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预测脑梗死复发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89.6%。结论RRE-90评分联合Lp-PLA2和hs-CR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90 d内复发的准确率,且预测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检测评估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和现有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的条目,提取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性危险因素,经专家会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便利选取2017年1—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1 701例成人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进行评估。在患者离开手术室时及返回病房后24、48、72 h时评估皮肤状况。根据评分计算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各阶段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评估表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共27个条目,每个阶段的评分累加。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67,术前、术中、术后评估的评估者间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977、0.927、0.9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11、0.918,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4、38、41分,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29、0.805、0.865,特异度分别为0.832、0.925、0.885。结论该评估表评估者间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实现分阶段动态评估,能够作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评估成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有效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实施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纳入本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 80例盆骨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 n=40)与干预组( n=40)。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 DVT形成率、出血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出血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 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卧床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更短( P<0.05);两组患者 DVT形成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针对盆骨骨折患者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分级进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率,且该护理方法不增加患者下肢 DVT形成率,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制订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为评估住院患者走失风险提供适应工具量表,并验证量表信效度。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质性访谈、Delphi法拟定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2019年105例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应用制订的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最终编制形成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内容包括既往史、支持系统、意识状态、认知功能、高危疾病、影响药物等6个维度共16个条目,6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783~0.879,效度(CVI)为0.870~1.000。结论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总体的信度与效度较高,对于住院患者走失行为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评估现状,分析阻碍ICU-AW评估的影响因素,为完善ICU-AW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访谈提纲,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3名医务人员(ICU专科护士8名、临床医生3名、呼吸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各1名)进行访谈;然后,全面分析和提炼访谈主题,构建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对我国的ICU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ICU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ICU-AW的评估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问卷的复测信度为0.92,专家效度为0.96。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3 563名ICU医务人员参与调查,提交问卷3 563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57份(包括被调查者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 173份、被调查者ICU工作时间<6个月89份、无效问卷95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 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在3 206名ICU医务人员中,医生616名(占19.2%),护士2 371名(占74.0%),呼吸治疗师129名(占4.0%),康复治疗师51名(占1.6%),营养师39名(占1.2%);年龄(30.7±6.3)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居多(65.9%),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4.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8.0%;ICU工作年限(5.94±4.50)年。在临床实践中,仅有26.5%的ICU医务人员确定自己曾经治疗或护理过ICU-AW患者;52.9%的医务人员仅凭临床经验来评估ICU-AW,使用ICU-AW评估工具的人群仅占12.3%。大多数ICU医务人员认为应接受ICU-AW相关专业培训(81.8%),应重视ICU-AW如同重视ICU其他并发症(压疮、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75.1%),并认为ICU-AW评估应纳入ICU日常诊疗活动(61.2%);但仅10.2%的医务人员接受过ICU-AW相关知识培训,高达42.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ICU-AW相关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仅18.7%的医务人员会主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ICU-AW;不足半数(42.3%)的医务人员认为应每天评估ICU-AW,且ICU评估工具的使用也不统一,44.0%的ICU医务人员认为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量表(MRC-Score)是ICU-AW最理想的评估工具,其次是神经电生理检查(17.2%)和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MT,11.1%)。在阻碍ICU-AW评估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是主要因素(88.1%),其次是医护人员没有ICU-AW评估指南(76.5%),患者认知障碍或理解能力有限(84.6%)、病情危重导致无法配合评估(83.0%),以及科室对ICU-AW评估重视不足(77.5%)。结论目前我国ICU-AW评估现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和技能。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疼痛患者数量呈现井喷式态势。社会对疼痛预防、治疗和控制的需求日益增长,给疼痛界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项极富时代性的挑战。患者、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该如何正确判断疼痛类型、评估疼痛强度及其影响是解决疼痛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尚无一种专家认可的中国本土的疼痛量表,中国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目前还在依赖外文疼痛量表的中文翻译版开展相关工作。本共识对现阶段中国大陆地区常用且国际认可的14种疼痛量表中文翻译版进行了总结,并由16名中国疼痛专家就量表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现状进行了评估。大部分专家认为现阶段在评估中国人群的疼痛问题时应参选上述量表。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正确地诊疗以及精准地评估疼痛对中国患者的身心影响,亟待中国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联手编制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疼痛量表。这套量表的编制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简介:摘要: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是指在医院以外患上的具有致使人类患病的肺实质 ( 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 炎症,其中有明确潜伏期的致病性感染而且在住院以后在潜伏期内出现症状的肺部感染也包括在内 [1-3] 。 CAP 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而在老年人中其病死率及发病率很高,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 [4] 。近年来,较多学者注意到营养风险与老年 CAP 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老年 CAP 病患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病率极高 [5] 。各学者对此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不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