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氯沙坦片联用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用氯沙坦50mg治疗4周末单剂治疗无效的72例患者接受氯沙坦50mg和氢氯噻嗪12.5mg治疗8周。在洗脱期末(0周)、氯沙坦单剂治疗末(4周末)和氯沙坦联用氢氯噻嗪8周末(12周末),进行诊室血压(CBP)、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12周末与4周末比较,诊室收缩压(CSBP)和诊室舒张压(CDBP)均显著降低(p<0.001),降压幅度达16.7/15.28mmHg,总有效率91.67%,不良事件发生率9.7%。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峰)的比值(E/A)显著增加、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缩短,左室重量指数(LVMI)也显著改善(p<0.05)。12周末,舒张功能显著改善(p<0.01),LVMI也显著降低(p<0.001)。结论国产氯沙坦片50mg联用氢氯噻嗪片12.5mg对于氯沙坦50mg单剂治疗4周无效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尼群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2例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126例,给予尼群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两月;对照组126例,给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单独治疗两月。两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为期两月的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都低于对照组,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尼群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只自发性血压高大鼠(SHR),其中10只采用灌胃针给予氢氯噻嗪灌胃,10mg/kg,设为A组;另外10只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设为B组;持续4周。比较两组大鼠灌胃4周内的血压变化,24h尿量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及细胞色素P450(CYP)表氧化酶2C11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氢氯噻嗪可显著降低SHR大鼠的血压,A组4周内的血压变化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大鼠2周、4周的24h尿量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大鼠心脏、肾脏、肝脏中的AT1mRNA的下调水平,CYP表氧化酶2C11mRNA的上调水平的幅度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氢氯噻嗪可能通过下调AT1和上调CYP表氧化酶2C11水平可能与其引起SHR强利尿效果有关,以降低血压和保护器官。
简介:目的研究氢氯噻嗪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接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0名,将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使用格列齐特进行降糖治疗,具体为每日服用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15mg;对治疗组的患者使用氢氯噻嗪进行降压治疗,具体为每日服用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2.5mg,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降压治疗,具体为每日服用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0mg.每组患者均连续服药30d,30d后对各组患者的血糖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α=0.05.结果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浓度为122mg/dl;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浓度为80mg/dl,两组患者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降压药物的选择时,应尽量避免选择氢氯噻嗪,以避免影响患者血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轻中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缬沙坦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尿常规等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85.7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以及肝肾功能、尿常规的检测发现,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均具有有良好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并且无显著不良反应,但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要优于缬沙组,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替米沙坦是一种口服起效的,作用更强的新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剂,可高效地与AT1受体竞争性结合,直接在受体水平阻断由AT1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活性1,并作用时间持久,从而发挥持久稳定的降压效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出现多例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简介: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和氢氯噻嗪含量的方法。在色谱柱为IonPacSCS1(4mm×250mm),保护柱为IonPacSCG1(4mm×50mm),淋洗液:甲烷磺酸(4mmol/L)+乙腈(26%),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7μL,紫外检测波长:215nm的条件下,测定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和氢氯噻嗪在0.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0.9999,检测限分别为0.012、0.002μg/mL,回收率分别为98.11%、94.24%。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卡托普利片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氨氯地平为对照药物,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替米沙坦组患者治疗8周总有效率为72.0%(36/50)。患者血尿酸、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不良反应率为10.0%,主要是面红、头痛及心悸。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尿量及水钠丢失,防止继发感染。方法口服双氢氯噻嗪片剂50mg,1~2次。结果2例服用双氢氯噻嗪片剂50mg后6~7小时尿量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