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保暖措施对早产儿在暖箱内进行PICC穿刺前后的体温变化对比。方法将126例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暖,观察组采用集束化保暖措施进行保暖,对PICC置管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集束化保暖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保暖组,体温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箱内早产儿进行PICC置管时应采取集束化保暖措施,如提前30分钟升高暖箱温湿度,置管过程中保证暖箱风帘持续开启,治疗巾包裹患儿,尽量缩短置管时间,置管结束后及时调节暖箱温湿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使早产儿PICC置管前后体温波动范围<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7年12月发生的6例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儿在入院后1~2天内行PICC置管,经右侧腋静脉置管2例,经右侧贵要静脉置管2例,经左侧贵要静脉置管1例,经右侧颞浅静脉置管1例;尖端位置位于胸7右侧水平3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位于胸7~8间隙右侧水平2例,1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1例外拔1cm后复查胸片导管尖端位于胸1水平,位于胸5右侧水平1例。于置管后4~12天发生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1例常频呼吸机辅助通气改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3例予无创辅助通气,急查胸部X片,寻找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确定PICC的位置。5例患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1例患儿提示双侧胸腔积液,2例导管尖端位于第一胸椎右侧,3例位于第二胸椎右侧,1例位于第4胸椎右侧。确定胸腔积液后,停用PICC输液,拔除导管;胸腔穿刺放液引流,送检胸水常规、生化、需氧培养、乳糜实验。经积极抢救后5例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导管尖端位置过浅,导管尖端定位缺乏全面和个性化分析及未注意减少导管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准确定位,正确分析X线片结果和做好日常维护可有效预防PICC液体渗漏导致的胸腔积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新生儿接受针对性护理,以预防相关并发症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新生儿72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置管相关并发症例数、产后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相关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新生儿接受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90例PICC置管早产儿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水胶体敷料护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早产儿置管舒适度;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早产儿置管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升早产儿舒适度,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脐静脉置管术(UVC)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67例,其中32例为观察组应用UVC联合PICC输注法,35例为对照组应用PICC输注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日数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PICC穿刺点渗血、导管堵管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C联合PICC输注法能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保护早产儿血管,降低PICC静脉炎发生率,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胎妊娠早产的临床特点及早产儿结局。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100例及其分娩的早产儿200例(观察组),对照组为100例单胎妊娠产妇及其分娩的早产儿100例(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和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并比较两组分娩早产儿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期体重增加值、保胎时间、产前DEX使用率、剖宫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较高度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生体重、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RDS、肺炎、低血糖、贫血)相较于对照组差距明显(P<0.05)。结论双胎妊娠会增加孕妇早产风险,还会危害早产儿身体健康,临床上应做好双胎妊娠孕妇的早产防治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产儿肺炎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需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感染科教育,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完善消毒隔离制度。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分娩活婴中确诊为肺炎的早产儿84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母亲患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围生期窒息、出生时体温及Apgar评分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在出7天内发病与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有关;7天后发病的早产儿肺炎与胎龄、Apgar评分、置鼻饲管、机械通气、进行肠内营养的时间相关。结论出生时体温过低、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是早产儿肺炎出生7天内的主要诱因;胎龄小、Apgar评分低、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及进行肠内营养的时间较晚是早产儿肺炎出生7天后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筛查,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标准,将出生胎龄≤34周或者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进行相关检查,分为无ROP组和有ROP组,探讨发生ROP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的1000例早产儿里,发现ROP130例,检出率为13.00%。ROP组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无ROP组(P<0.05)。ROP组和无ROP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并发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比例显著高于无ROP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多胎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P发生率和胎龄、出生体重、平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等因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早产儿早产的原因以及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力求为晚期早产儿的合理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7年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临床资料和合并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比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儿合并症各项指标检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分娩的新生儿体重较低,住院时间长,合并症发生率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其生存质量和生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