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挽救患儿视功能,随着对ROP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方案的选择在不断发生变化。冷冻治疗因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目前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激光治疗仍是黄金手段,但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在与ROP发生相关的众多因子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疗效令人满意,药物选择及最佳注射剂量是重点关注问题,对全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就ROP发病机制及几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为ROP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筛查,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标准,将出生胎龄≤34周或者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进行相关检查,分为无ROP组和有ROP组,探讨发生ROP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的1000例早产儿里,发现ROP130例,检出率为13.00%。ROP组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无ROP组(P<0.05)。ROP组和无ROP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并发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比例显著高于无ROP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多胎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P发生率和胎龄、出生体重、平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等因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方法:择本科 2015年 1月到 2017年 6月间 500例早产儿实施研究,对所有早产儿实施眼部视网膜病变筛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状况、预后状况,并总结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早产儿中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71例,发生率为 14.2%。 71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中仅 1例患儿病情严重,实施转院治疗,其余患儿均在随访或治疗后病灶消失。实施 Logistic回归,其中早产儿胎龄< 28周、呼吸暂停、出生体重< 1.5kg、使用呼吸机、贫血、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氧疗、感染检测均 P< 0.05,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根据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预防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于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实施详细的分析,探讨具体防治方法。方法:选择 643例早产儿实施临床的随访,对 48例具备吸氧史的低体重早产儿实施眼底检查以及 ROP分级。结果:早产儿 ROP的患病率可以达到 2.2%,晚期 ROP患病率可以达到 0.62%,具备吸氧史的低体重早产儿 ROP的患病率大致为 29.2%。结论:对这些早产儿患者实施氧气浓度以及时间的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晚期 ROP的发生率降低,使用维生素 E在预防 ROP以及冷冻疗法当中具备一定的作用,值得实施进一步的研究以及讨论。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防治现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ROP防治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或开展ROP防治的284家医院有关ROP的医疗资源配置、防治现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OP防治资源呈现区域性、等级性不均衡;ROP防治人才匮乏和培训缺乏;ROP转诊缺乏规范,随意性较大。结论建立以三级医院为依托的区域性ROP防治体系,进行资源共享;启动ROP防治体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强化ROP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加强孕产妇及家属的宣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8年间孕周<28周的超早产儿(EPI)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孕周<28周的EPI 300例纳入研究。记录EPI出生孕周(GA)、出生体重(BW)、性别等基本资料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氧(≥10 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住院治疗情况及并发症。依据ROP国际分类标准对ROP进行分期。重症ROP定义为需要治疗的ROP。所有受检儿的筛查起始时间、筛查间隔、干预时间均按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要求进行,直至随访终止。将每位受检儿随访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ROP记为该受检儿的最终筛查结果,双眼非对称者记录其发病严重侧的筛查结果。回顾分析8年间EPI ROP总体发生率、重症ROP发生率以及第一、二阶段即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ROP发生率、重症率的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R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00例EPI中,平均GA为(26.7±1.8)周;平均BW为(993.3±178.7)g。205例(68.3%)诊断为ROP,Ⅰ、Ⅱ、Ⅲ期病变分别为116 (56.6% )、57 (27.8% )、32 (15.6%)例,无Ⅳ期和Ⅴ期患者。合并附加病变30例(14.6% ),需要治疗的重症ROP 59例(19.7% )。随着GA (χ2=52.391、44.521 ,P=0.000、0.000)和BW (χ2=43.772、26.138,P=0.000、0.000)增加,EPI ROP发生率和重症ROP发生率均明显降低。2011年至2018年EPI存活人数逐年增加,尤其小GA (<26周)、低BW (<750 g)者增加明显。第二阶段EPI的平均GA低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 ,P=0.026 );第二阶段EPI的平均BW低于第一阶段,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8,P=0.154 )。第二阶段EPI的ROP发生率略高于第一阶段,重症ROP发生率低于第一阶段,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1.723,P=0.301、0.189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A<27周(β=-2.584,P=0.032 )、母亲绒毛膜羊膜炎(CA)(β=-0.935,P=0.038)和BPD (β=-1.432 ,P=0.001)是重症R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PI ROP和重症ROP发生率分别为68.3%和19.7%。2011年至2018年EPI存活人数逐年增加,小GA、低BW者增加明显,但ROP和重症ROP发生率维持稳定。GA、CA和BPD是重症ROP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视网膜光凝手术治疗,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5日至2014年4月7日期间,这100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6.00%(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视网膜光凝术围术期给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例数,缩短其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状况,并探讨RO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5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胎龄≤36孕周,出生体重≤2500g。于生后第14天对其进行ROP筛查,记录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早产儿完成ROP筛查后,对其随访至周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或病变退化(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ROP相关危险因素[胎龄、胎次、出生体重、性别、吸氧持续时间及浓度、机械通气治疗、是否合并新生儿窒息、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并发症及是否输血等]分析。结果250例早产儿全部完成ROP筛查,共计检出ROP16例(26只眼),ROP发生率分别为6.4%(16/250,ROP患儿发病率)和5.2%(26/500,ROP眼发病率),其中ROP1期为12例(75.0%),2期为3例(18.8%),3期为1例(6.3%)。非条件logisticROP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OP与早产儿胎龄、吸氧持续时间及浓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密切相关(OR=0.668,95%CI:-0.721~-0.088,P=0.012;OR=7.768,95%CI:0.608~3.492,P=0.005;OR=5.241,95%CI:0.191~3.121,P=0.027;OR=1.235,95%CI:1.109~2.872,P=0.001);其余因素与ROP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早产、吸氧持续时间长及浓度高、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是发生ROP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早产儿适时进行ROP筛查,可为临床防治ROP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母子中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分区与患儿全身情况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母子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符合筛查标准的374例的患儿,按照病变分区将患儿分为两组(Ⅰ~Ⅱ区组和Ⅲ区组),回顾分析62例患儿全身情况(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肺炎,低钾血症等因素)分别分析每种因素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区的关系。结果Ⅰ~Ⅱ区组和Ⅲ区组间出生体质量、患儿低钾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生体质量越低、出生后低钾血症者ROP严重程度越高。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的 200 例早产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 理),各 100 例。所 有早产儿均使用广域数字视网膜像系统检查视网膜病变。对比两组早产儿的的筛查结果及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筛查检出率 为 2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0%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减少筛查中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临床具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将2021.01月-2021.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4例),对两组满意度、筛查时间以及筛查配合情况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8-2021.8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检查的100例早产儿,对全部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对视网膜病变患儿的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中,体重<1000g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00-1500g、1500-2000g、2000-2500g早产儿(P<0.05),孕周<32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周32-34、孕周34-37周早产儿,吸氧>3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吸氧≤3d早产儿(P<0.05)。结论:低体重、短孕周及吸氧时间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临床需要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