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角韧带深层损伤对PER型踝关节骨折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50例PER Ⅲ度或Ⅳ度骨折患者。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6~68岁,平均30.2岁。根据踝关节内侧损伤类型分为两组:未修复组为内踝三角韧带深层损伤且无内踝骨折患者,未行三角韧带修复手术,共28例;对照组为内踝丘上骨折且三角韧带深层完整患者,行内踝丘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共22例。两组患者均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下胫腓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上影像学检查的内踝间隙和下胫腓间隙,以及中期随访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现踝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时的表现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损伤暴力程度、腓骨骨折线高度、是否完全脱位、后踝骨折率、后踝固定率、内固定物取出率、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完成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21例未修复组的内踝间隙为3.7 mm,下胫腓间隙为4.5 mm;17例对照组的内踝间隙为3.4 mm;下胫腓间隙为4.4 mm。术后约3年时随访,未修复组和对照组的平均AOFAS评分分别为98.3分和94.6分,平均VAS评分分别为0.4分和1.5分。术后约5年时随访,未修复组和对照组的平均AOFAS评分分别为97.1分和93.6分,平均VAS评分分别为0.5分和1.2分。对于年龄<45岁的患者,术后约3、5年时随访的AOFAS评分、VAS评分与三角韧带完整与否均无相关性(P>0.05)。年龄与术后5年随访时AOFAS评分(P=0.021)相关。结论对于PER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在腓骨骨折及下胫腓螺钉固定后,残留三角韧带深层损伤不会影响45岁以内患者的中期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骨续断方分期加减治疗对踝关节骨折外固定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行踝关节骨折外固定术的56例患者,以任意编号法划入对照组与实验组(n=28)。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接骨续断方分期加减治疗,比较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病情恢复率是96.43%,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率是82.14%,实验组病情恢复率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活动度、疼痛及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恢复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6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率较高(p<0.05)。结论:接骨续断方分期在踝关节骨折外固定术后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安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疾病中应用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在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50 例 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 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对比组患者( n=25 )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 n=25 )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12% 低于对比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40% ,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在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疾病中应用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现象发生概率较低,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FP)翻修术及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失效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65~83岁[(71.2±2.0)岁]。病程60~267 d[(83.1±3.6)d]。骨折Evans分型:Ⅱ型11例,Ⅲ型13例,Ⅳ型19例。23例行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人工关节翻修组),20例行LPFP翻修术(LPFP翻修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平均13.6个月。人工关节翻修组和LPFP翻修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d和(13.2±2.9)d(P<0.05),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0.2±2.8)d和(16.4±3.4)d(P<0.05)。人工关节翻修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21.7±3.2)分,术后1,2,3,6,9,12个月分别为(70.7±4.8)分、(74.6±4.1)分、(78.6±3.3)分、(82.9±5.2)分、(83.8±5.8)分、(84.9±6.4)分;LPFP翻修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21.1±3.7)分,术后1,2,3,6,9,12个月分别为(59.9±2.1)分、(64.79±3.4)分、(70.1±4.2)分、(73.9±4.2)分、(76.2±6.3)分、(77.9±6.8)分。人工关节翻修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LPFP翻修组逐渐提高(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伤口愈合;人工关节翻修组1例发生股骨骨折,LPEP翻修组3例发生股骨骨折,均给予钢丝捆扎固定后愈合。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患者,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LPFP内固定翻修术相当,但前者可缩短住院时间,更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 8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恢复优良率分别为 93.18%和 88.64%差异不明显( p>0.05),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 Mazu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均获得明显的疗效,临床可优先考虑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骨折康复更快,踝关节功能满意,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对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接收的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患者中,5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的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0年8月-2019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88例来我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划分为手术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和保守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手术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住院时间指标、VAS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73%;常规组为84.09%,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克服了保守治疗方法的弊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对策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于我院骨关节外科就诊的 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35例和观察组 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疼痛护理对策,观察分析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患者患处疼痛总缓解率、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总缓解率( 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 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 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 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 2.86%)低于对照组( 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单一的常规护理不能完全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联合疼痛护理在缓解踝关节骨折疼痛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性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6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 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性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6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 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旋前旋后运动的肌力变化以及肱骨应力、位移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根据Dicom数据在MIMICS中重建三维肱骨并在Hypermesh中划分网格和材料赋值。采用志愿者的身高、体重数据在AnyBody骨骼肌肉系统中建立个性化上肢的骨骼肌肉模型,模拟前臂旋前旋后运动,导出旋前旋后运动过程中的肌力等边界条件,将此数据作为肱骨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最后在Abauqus中行肱骨应力、位移大小的分析。结果前臂0°~90°旋前运动时主要是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发挥作用,旋前圆肌约90°时肌肉力最大,旋前方肌约40°时肌肉力最大。当前臂0°~90°旋后运动时主要是旋后肌、肱二头肌发挥作用,二者肌肉力在旋后约90°时最大。旋前运动约90°时肱骨受到的应力、位移最大,而旋后运动约10°时肱骨受到的应力、位移最大。应力大致在肱骨中下1/3处集中,而位移集中在肱骨的中部及远端,且以肱骨远端最为明显。结论利用AnyBody骨骼肌肉系统成功模拟了前臂旋前旋后运动并与有限元分析联动,在肌力加载下分析肱骨应力、位移。肱骨中下段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外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1月期间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 4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成立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为 2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早期训练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外洗联合针灸的中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关节功能护肤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外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肘关节骨折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中推广与宣传。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 B1 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80 例 B1 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 2018 年 7 月 -2020 年 2 月,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 组 40 例骨折患者接受保守治疗 ,对照 组 40 例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 B1 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躯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患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5% ,两组 B1 型踝关节骨折 患者的临床效果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手术治疗相比,保守治疗用于 B1 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躯体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更加显著,手术治疗效果并不优于保守治疗效果,甚至会增加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由此可见,保守治疗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