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新型揿针和穴位贴敷联合预防全麻手术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作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22年1月至6月之间接收的骨科全麻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进行干预,研究组应用新型揿针联合穴位贴敷进行干预,组间比较各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统计术后24小时各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经过比较,可以得知,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经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更高(P<0.05)。结论:在预防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方面应用新型揿针联合穴位贴敷方案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可在临床领域大规模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与单独运动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包括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和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揿针埋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治疗。评估指标包括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肩关节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和肩关节功能,远优于单独运动治疗。因此,建议在肩周炎治疗中,结合运动治疗和揿针埋针治疗,有望达到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喉炎采用揿针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门诊治疗的104例慢性喉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休声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揿针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过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和症状体征分级评定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声门闭合差等症状评分对比方面,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喉炎患者采用揿针方法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科室2021年1-9月68例全麻下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预防性治疗52例,16例发生恶心呕吐,使用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减轻手术后恶心呕吐,并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50例患者未发生恶心呕吐,16例发生恶心呕吐患者中,显效12例、3例减轻、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结论: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术后恶心、呕吐临床疗效优,能发挥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针耳穴疗法对内痔术后疼痛的影响,为揿针在治疗内痔术后疼痛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肛肠科2019年11月-2020年2月内痔套扎术后疼痛患者,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术前晨给予一次性耳穴揿针加术后常规的镇痛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给与常规的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0、1、2、3、4、5天的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因受疫情影响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收集到70例患者的数据,本次研究仅以这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做数据统计分析。实验组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埋针处不适,发生率5.7%(2/3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8%(1/35)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及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14.2%(5/35)、头晕头痛8.5%(3/35);结论:揿针耳穴疗法在此治疗内痔术后疼痛的临床实验中,与常规的术后镇痛治疗比、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等优点,还有其有效、安全、简便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脾胃虚寒型呕吐患者中,探究临床治疗时艾灸方案、揿针埋针方案应用价值。方法:调查对象来源于我院,分为2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统计发现,全部患者样本数为62,入院时间起于2021年9月,止于2023年1月,检查后,患者各项指征与“脾胃虚寒型呕吐”诊断标准符合;在治疗阶段,将艾灸方案为对照组提供,艾灸方案、揿针埋针方案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样本数为31,比对疗效。结果:(1)24h内呕吐次数比较,实验组VS对照组,数值测定后更低,P<0.05;主食摄入量、饮用水摄入量统计后,对照组、实验组中,差别有意义,且后者居更高水平,P<0.05;(2)对实验组展开全面分析,总有效率数值测定后相较对照组,实验组表现高,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在减少呕吐次数,增加主食摄入量、饮用水摄入量,提高脾胃虚寒型呕吐患者总有效率方面,艾灸方案、揿针埋针方案有明显效果,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评价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集的38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揿针治疗,揿针治疗隔日一换,一般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如需再次治疗,休息2日,再行下一疗程,共治1~3个疗程。结果对38例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论38例病例,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44.70%,总有效率94.70%,无效率5.30%。结论揿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全身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焦虑状态,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揿针治疗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患者腰痛后及时完善护理评估,明确护理目标,通过辨证施护,给予揿针干预,同时配合常规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腰痛症状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