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划分史料的种类是史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育史的研究中,舒新城曾将教育史料分为三大类十二种。根据教育史料的实际,本文将其细分为十六种。
简介:舒新城是近代中国教育史学的奠基者,他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其教育史料观受各派史学理论的影响,并且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具有开创性与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学者研究近代中国教育史起到了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简介:教育史学是教育学和历史学融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其要旨是以历史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与历史史料学相比较,教育史史料学应有自己的要求和特色。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和运用的原则和方法上。
简介:中国童子军教育由严家麟先生在1912年2月25日创始于武昌文华书院,其后流播渐远,为各地所仿效。民国时期的童子军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各地自主创办时期(1912—1926年);(二)中国国民党领导时期(1926-1934年);(三)中国童子军总会领导时期(1935-1949年)。北京的童子军教育最初创设于清华学校,时在1917年,不久,京师学务局颁发《京师童子军办法》,统一指导京师地区的童子军运动。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解决战后教育复兴和师资缺口巨大之间的矛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这些政策虽然短期成效显著,但是缺乏长远规划,加之国民政府腐败独裁,很多沦为一纸空文.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师范教育再次陷人了绝境之中.透过《申报》对这一时期中国师范教育的集中报道,可以总结其发展的历史经验,汲取曲折变动中的历史教训,从而为今天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简介:壮族教育史略论李彦福,何龙群(广西教科所)(广西区党校)一、壮族教育史的分期壮族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客观存在,它是伴随着壮民族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壮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壮族教育史的分期是依据壮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划分的。目前的壮学界对壮族社会发展...
简介:王炳照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王炳照承继教育史界老前辈的薪火,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在书院制度、科举考试、传统蒙学、私立学校等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教育史专业的学术人才,对我国新时期教育史学科的重建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简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上海历史短浅,沿海一渔村,因渔务、酒务而成村落,建县不过七、八百年,即便到清乾隆朝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实际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县邑。至1843年开埠,上海方始起了最大的变化,以港兴商,以商兴市,以市而盛,最终成长为国际大都会。开埠百年的巨变,市政、商业、金融、贸易、经济乃至文化,皆成为全国的中心,东亚的桥头堡,更是学人心驰神往的渊薮。
简介: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宗教的思想禁锢,让人们以新的观点重新看待社会.重新认识艺术教育。本期《国际视野》栏目,我们将带您按图索骥,解读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艺术教育史。
简介:历史的故事性内含了史学的受众维度。史学受众具有自我和他者两个面向、求真与致用两层维度。史学受众的问题实际上是史学认识论批判的内容。从史学受众视角出发,可以发现教育史学的危机可以转换成一个受众流失的问题。教育史学可以从内外两方路向寻找受众,以摆脱危机走出困境。
简介:教育史具有多种功用,认识功用是教育史研究的本体功用,是其他各种功用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史研究的认识功用存在的基本前提是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历史记忆为当代认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工具.应当从学科自我发展的需要出发建设教育史学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史研究的认识功用,促进教育史学科的健康发展.
简介:教育史学评论是以教育史学自身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为对象的史学理论分支学科.教育史学评论的标准包括社会的和学术的两个方面,社会标准包括选题的现实性、成果的社会效用、研究著述在文化积累和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学术标准包括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和表现形式的完美性等.
简介:进行第二语言汉语教育,其历史之悠久,成果之丰富,特色之鲜明,在国际上,当首推韩国.因此,全面了解韩国汉语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韩国汉语教育史的发展机制与特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从前期即三国和高丽时期、中期即李朝时期、现代即20世纪几个不同历史阶段考察韩国汉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机制,发掘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简介:江苏地区的古代教育事业曾经经历了一个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活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教育的制度、形式、对象、内容、成效等各不相同,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简介: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起步于清朝末年,在清末民初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其规模、形式、内容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教育的观念完成了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重视应用科学向普通教育范畴内的纯粹科学之教育的转变;科学教师队伍经历了从洋教员向留学生乃至本土培养的毕业生的转变;留日潮对普及科学教育所需的大量科学教师的培养以及对科学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的源头和起步阶段的梳理,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当时西方近代科学教育如何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碰撞和融合,为当前我们进行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简介:张宏在《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英美教育史学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历程:兴起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只研究学校教育,而且只重点研究正规教育管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温和修正派的教育史学家们主张通过扩大教育史的研究范围,来修正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史研究传统;
简介:教育史学的字义本身就有故事含义,教育史作品也可读出故事来。故事现象是教育史学的寻常现象,但故事的常识观念遮蔽了故事在其他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叙事学与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故事理论带来一种新视角,从而对教育史学的故事现象与问题获得新的关切与认识,有助于在叙事自觉的重审中推进教育史知识的哲理反思。
清代广州教育史料展览随感
试论教育史料的种类及来源
舒新城的教育史料观探析
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
民国时期北京开展童子军教育史料
解放战争时期《申报》师范教育史料研究(1946-1949)
壮族教育史略论
《中国新闻教育史论》
王炳照教育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史学科的贡献
教育史研究的一支奇葩——评《上海近代教育史》
图解西方艺术教育史
史学受众与教育史学
教育史研究的功用
中国聋教育史轶事
教育史学评论的标准
韩国汉语教育史论纲
江苏古代教育史概述
清末民初科学教育史话
英美教育史学之比较
教育史学的故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