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在角膜纤维修复反应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TGF-β可通过Smad等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修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充分发挥角膜基质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细胞移行的正效作用。我们就TGF-β的概况、分子结构、TGF-β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眼前节的分布、在角膜上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愈合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屈光手术 生物学功能 角膜屈光手术
  • 简介:摘要角膜上皮急性损伤通常在48小时内愈合,而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和慢性角膜溃疡常常难以治愈。角膜上皮的愈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重塑。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是ECM的重要成分,可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特异结合,从而保护它们免受蛋白质酶解,促进组织愈合。近年来应用HS模拟聚合物组成的基质再生剂(regenerating agents,RGTA)促进角膜上皮损伤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RGTA是能够完全抵抗乙酰肝素酶降解的纯生物工程聚合物,可替代受损组织中被酶解的HS重建ECM稳态。临床研究显示RGTA可有效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22-325)

  • 标签: 硫酸乙酰肝素 细胞外基质 基质再生剂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溃疡 角膜创伤愈合
  • 简介:目的建立骨伤愈胶囊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乳香、没药、当归、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ODSC18(4.6mm×200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32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阿魏酸在浓度4.85-48.5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RSD=2.21%(n=9)。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好,可用于骨伤愈胶囊的定性定量质量控制。

  • 标签: 骨伤愈合胶囊 乳香 没药 当归 大黄 薄层色谱
  • 简介:为研究胚胎软骨在创伤愈过程中是否也具有无瘢痕愈合的特点,将孕23天(孕期为31天)的胚胎兔耳行全层切开,缝合后送回子宫内。分别于术后3、5、7、14天将创伤兔耳取下。同时在成兔耳上也做全层切开,并于手术后3、7、14、21天将创伤兔耳取下。对标本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胎兔软骨是由纤维组织将伤口两端连接,为瘢痕愈合,但愈合过程较成兔速度快,炎症反应小。结论:胎兔软骨的创伤愈为瘢痕愈合,但仍然不同于成兔软骨,表现为愈合速度快,炎症反应少。

  • 标签: 胚胎 软骨 创伤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对老龄小鼠骨折损伤愈合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老龄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未行骨折处理)、模型组(Model组,构建骨折模型)、低浓度原花青素B2组(PCB2-L组,小鼠构建骨折模型术后灌胃1 mg/ml的原花青素B2)和高浓度原花青素B2组(PCB2-H组,小鼠构建骨折模型术后开始灌胃10 mg/ml的原花青素B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骨钙素(BG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测各组小鼠骨痂中骨小梁数量、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变化;生物力学检测各组小鼠骨痂的生物力学强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小鼠可聚蛋白多糖(Aggrecan)、X型胶原α1链(Col10a)、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蛋白(OCN)和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应用SPSS 18.1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Model组老龄小鼠术后7、14、21 d血清中BGP和BALP浓度均显著低于Sham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5、7.482、12.276、20.388、15.221、8.912,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7、14、21 d BGP和BALP浓度均显著高于PCB2-L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5、7.482、12.276、20.388、15.221、8.912,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骨小梁数量和力学强度高于PCB2-L组小鼠[(6.59±1.51)个比(5.23±1.18)个、3.56±0.29比2.83±0.27],骨痂最大长度[(2.11±0.19) mm比(2.74±0.26) mm]和最小长度[(1.86±0.12) mm比(1.99±0.15) mm]均显著低于PCB2-L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8、14.009、10.562、13.682,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Aggrecan和Col10a基因mRNA表达低于PCB2-L组小鼠(0.58±0.07比0.83±0.18、0.43±0.05比0.74±0.16),BMP-2、OCN和OPN基因mRNA表达高于PCB2-L组小鼠(2.78±0.18比1.93±0.11、3.24±0.21比1.88±0.12、2.86±0.17比1.9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1、10.932、9.209、13.477、15.761,P<0.05)。结论原花青素B2可促进老龄小鼠骨折损伤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ggrecan、Col10a、BMP-2、OCN和OPN等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原花青素B2 骨折 成骨相关基因 机制
  • 简介:摘要作为进行代谢物质交换的唯一场所,毛细血管为各器官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并将代谢物排出体外。当局部组织遭受创伤时,毛细血管的新生成为了创伤愈的重要一步。本文通过对创伤愈和血管新生两大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试图总结出创伤愈过程中的血管新生模式,并归纳出4种血管新生模式,为判断创伤愈过程中的血管新生模式进行探索与讨论,建立出适用于实践的相应模型。

  • 标签: 创伤愈合 血管新生 模型分析 毛细血管 出芽新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创伤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出血与凝血、炎症渗出、血管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再上皮化、纤维化和瘢痕改建等,在这一系列的生物学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支持;高等动物使用氧气作为终端氧化剂,通过对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作用为愈合过程中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该过程却可以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在创伤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低浓度情况下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而在高浓度时会抑制伤口愈合,而活性量浓度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创口的正常愈合过程。

  • 标签: 创伤愈合 活性氧
  • 简介:上皮间质转化是指上皮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转化成间充质细胞的过程。在创伤愈的复杂过程中,表皮细胞经历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进行创口的再上皮化,其间涉及多种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等,本文就上皮间质转化与创伤愈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上皮间质转化 创伤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面部烧伤愈后的病人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我科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面部烧伤的病人,通过对其眼部、鼻部、口唇、耳部、心理及饮食等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控制感染,尽快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我科收治的62例面部烧伤病人,在认真细致的护理下,未发生创面的感染及并发症,且创面愈合良好。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是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创面发生感染及并发症,甚至是防止颜面部器官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的关键。

  • 标签: 面部烧伤 创面 皮肤护理
  • 简介:正常的皮肤含有分化良好的表皮和真皮层,理想的愈合创面应具有完整的表皮层及真皮层组织。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质量要求的提高,真皮层组织在创伤愈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真皮为皮肤提供机械保护和外观特征,在创面愈合、生长、抵抗细菌及防御外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真皮组织 创伤愈合 皮层组织 愈合创面 愈合质量 外观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急性创伤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创伤愈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并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能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急性创伤愈合 护理 生长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istoacryl?组织胶水应用于清创粘合术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同济医院急诊外科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1589例皮肤裂伤患者清创粘合术后3~14天随访观察。结果1582例愈合良好,占99.6%,7例愈合不良,占0.4%,其中5例皮肤裂开,1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皮下积血。结论新鲜伤口、皮肤对合良好,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无张力,是影响愈合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组织胶水 皮肤裂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愈海绵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创伤愈海绵辅助微波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周时间治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水样排液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周内排液停止率为86.7%,显著多于对照组3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创伤愈海绵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痊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

  • 标签: 创伤愈合海绵 微波 宫颈糜烂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