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先行语的可及性是研究语篇衔接、照应的基础。但可及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距离,竞争,凸显和一致是影响可及性的四个主要因素。多数人认为距离是影响可及性的最主要因素,但实际上他们只注意到了先行语与指称语之间的线性距离,而忽略了逻辑距离。事实证明:距离并非总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对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来说,它对可及性的影响,在汉语里明显要大于在英语里。

  • 标签: 可及性 线性距离 逻辑距离
  • 简介:泰语中的词缀kaan~2具有使动词指称化的语法功能,它充分体现了动词表述功能的指称化和陈述化的区别。它实现了泰语动词在主宾语位置上的零标记和带标记的指称化的划分。它是内在表述功能的指称化和外在表述功能的指称化的标记。在词汇层面,动词的表述功能一旦转化为指称化,那么必定是带标记的指称化,没有零标记的指称化。在句法层面,动词的指称化形式存在零标记的指称化和带标记的指称化,这是由于主语位置而获得的表述功能。所以,动词本身或kaan~2+动词形式,在主语位置上只体现了指称化功能;而只有动词本身在宾语位置上保留了陈述功能。

  • 标签: 表述功能 指称 陈述 转指
  • 简介:本文通过对传统指称论和历史因果指称论的梳理,以及对专名无涵义论和专名有涵义论的分析,认为专名的涵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它会随着其所指称的事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标签: 专名 涵义 指称
  • 简介:意义理论和指称理论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意义理论中的指称论还是指称理论都认为外在世界中存在着语言所表达的对应物,即指称,属于语义外在论的范畴。乔姆斯基持语义内在论观点,他认为语义先于语词,自然语言与思维或许没有弗雷格、皮尔士、塔斯基、卡尔纳普以及当代语义外在论哲学家普特南、克里普克等人所谈意义上的指称。人类在使用语言谈论事物的时候并非在谈论独立于思维的对象。经验与解释的世界是由人类丰富的辨别力(cognoscitivepower)来构建的。乔姆斯基的语言指称观解决了西方语言哲学争论了一百多年的一些悖论问题,如迈农悖论、同一律与排中律等问题,给语言哲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

  • 标签: 指称 语义外在论 语义内在论 辨别力
  • 简介:虚幻名词就是在现实中不存在对应事物的语言称名单位,从其指称特点上可以分为虚幻通名和虚幻专名。前者是对一个虚假类的称名,

  • 标签: 指称 名词 通名 对应 专名 语言
  • 简介:一、专名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专名与通名相对,指某个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俄语对专名问题一向比较重视,尤其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成果最丰,其中《专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书可谓专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不仅对专名的规范使用进行了系统阐述,更重要的是...

  • 标签: 指称对象 涵义 语言哲学 概念意义 指称特性 概念词
  • 简介:表达主体,即会话中话语的发出者,在交际中会选择使用多种语言形式来指称自己,这称为自我指称。本文从人称代词、名词短语、语法结构等指称形式入手,力求对现代汉语中的自我指称及其语用功能作系统地说明。

  • 标签: 自我指称 指称形式 语用功能
  • 简介:本文归纳了代词It在句中常见到的指称作用。它可用于指称主语、宾语、表语等。

  • 标签: IT 句子 指称作用
  • 简介:俄语词汇中,一部分表示职业、职务、工种的名词没有对应的指称女性的名词。例如:академик(院士),декан(系主任),доцент(副教授),Философ(哲学家),юрист(律师),等等。这些阳性名词虽然具有指称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功能,可用于复数,用于一定语体,都是规范的。但当用于具体指某个女性时,再用阳性名词就有点格格不人了。照例说,“女医生”这是一个常用称呼,但用俄语表达时却颇费周折。据观察,多数情况须依靠句法手段来解决问题:

  • 标签: 女性职业 格格不人 女医生 能产性 费周折 同位结构
  • 简介:话题是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中的一个概念,通常由有定的或类指的成分充当。诺苏彝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它的名词性话题从指称上来说,除了有定的和类指的成分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无定有指的和无指的成分。此外,非指称性的名词成分也可作话题。各名词性成分充任话题的能力不同,呈等级排列:有定的〉类指的〉非指称性成分〉无定有指的〉无指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义和其语言形式关系密切,但并非一一对应。指称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句子的功能和情态类型、名词的性质以及语用因素。

  • 标签: 诺苏彝语 话题 指称特征 语言编码形式
  • 简介:一指示语(дейксис)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到目前为止,语言学界在指示语的研究方面尚未取得共识。观点不一致,认识不统一,仅从术语的纷繁多样就可窥见一斑。在皮尔斯的著作中,指示语被称作索引词(индекс)或指示词(индикатор);在...

  • 标签: 指示语 概念词 词汇意义 指称意义 言语行为 指称对象
  • 简介:歧义是指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本身常常是构成幽默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指称的歧义性来建构幽默是幽默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结合认知语用学相关理论并从语境角度入手,对不少指称词固有的指称模糊性及有些指称词的归属性与指称性两种用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指称中的歧义机制,从而为我们从认知机制上来把握指称的歧义现象与幽默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 标签: 指称 指示 歧义 幽默
  • 简介:存现宾语内部持续值存在差异:高持续的显著高于低持续的,这跟生命度、编码形式有关,跟语义指称性、句法功能无关;存在宾语显著高于隐现宾语,这跟生命度有关,跟语义指称性、句法功能和编码形式无关。存现宾语和无定主语持续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显示两者的一致性,这跟生命度、语义指称性、数、编码形式和句法功能均无关。以上三个比较对持续值差异均跟是否为题中实体有关。

  • 标签: 话语指称性 存现宾语 持续值 生命度 题中实体
  • 简介:指称论作为重要的意义理论之一,它最早是由英美语言哲学家们提出并加以说明的。最初的研究局限于在语义学范围内,没有把语言使用者考虑进去。而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开始了对这一理论的动态研究。本文将概括指称论典型的静态研究,分析其动态的研究成果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指称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 标签: 指称论 静态研究 语境 言语行为
  • 简介:普通名词作定语、普通名词和“(一)量名”词组作谓语都不指称实体,而表示所修饰或说明的名词的性质,是非指称性成分。这两种名词性成分成为非指称成分的外在原因是只有在句子的层面上才能获得指称功能,它们在句子中又没作主语或宾语,而内在的语义基础是名词本身的意义,名词的意义是对实体性质的概括。

  • 标签: 指称 指称功能 非指称成分 普通名词
  • 简介:'描述论'将专名解释为缩略摹状词,对其指称机制作出解释。彼得·吉奇率先反对'描述论',预言了'因果历史理论'的主要思想。但是,吉奇关于专名指称的阐释也不同于克里普克的'因果历史理论',他强调专名的使用者必须把握某种'识别性标准',对'描述论'的语言能力预设问题作出初步解释,并且重视经验和社会语境对于名称指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预言了专名使用中'因果链'的'分叉'问题。

  • 标签: 专名 指称 彼得·吉奇 因果历史理论
  • 简介:本文对孔令达(1994)、黄南松(1994)、竟成(1996)以及Tang&Lee(2000)关于完句的观点做了进一步抽象,把他们的信息说、时间说以及时态/焦点说抽象为指称特征允准说.本文认为,英、汉语在完句上的句法要求是一致的,即句子要投射成IP/CP,名词性成分要投射成DP,从而变成在概念一意向界面可以解读的成分.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满足这一句法要求的途径不同.

  • 标签: 完句 指称特征 算子 自由变量
  • 简介:塞尔的指称理论经历两个阶段的演变,前者包含"存在准则"、"识别准则"和"识别原则",后者包含四条指称原则。这两个阶段的指称思想涉及三个重要的指称话题。总的来说,塞尔的指称思想在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心理表征方式的分类,建立指称联系的方式,以及交流指称联系的方式。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 标签: 塞尔 指称理论 问题
  • 简介:美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美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由于语用中命名和指称的混乱,从而给出的答案并非是美,而是美的东西或者美的属性。本文的目的在于清理"美是什么"这一问题所涉及命名和指称关系问题,并从柏拉图所在的历史语境明确"美本身"概念的指称对象及形成过程。本文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提出"美"的指称难题及其原因;2.从指称理论的角度,探究"美"作为名词的特殊性质以及认识美的方法;3.从古希腊的历史语境明确美所指称的对象。本文认为,在古希腊语境中,美指称的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出神经验,经由柏拉图的哲学改造,它被表述为由纯粹形式构成的理念。

  • 标签: 命名 指称 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