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以提高儿科护理安全和质量。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三级儿童医院儿科病房接受护理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包括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制定和定期复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降低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建议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广泛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危机管理策略,以减少医疗错误,提高患者安全,并优化急诊室的运作效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急诊室患者身份识别、仪器设备、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护理文书80例,等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风险管理前后部分护理指标合格率、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急诊科室在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指标合格率明显提升(P<0.05);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治疗效果也更为显著。这些改进不仅增强了医疗服务质量,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为医疗机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对于提升急诊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科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患者1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探究组,每组各75例。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结果:通过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进行观察,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探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0%。比较数据表明,探究组优于参照组。通过改善急诊护理措施,护士与病人取得了满意的良性效果,医院纠纷、投诉显著减少。结论:做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能够大大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感到拥有安全、规范、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主要表现在病情变化快、操作不规范、医患沟通不足等方面。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加强培训与考核、强化医患沟通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此外,还强调了定期回顾与持续改进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重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设计并执行护理策略。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204名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划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另一组为观察组,实施特定的护理策略,并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执行成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记录为4.9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67%,明显较高;同时,观察组在护理质量、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频发,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8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和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评估。结果:研究发现,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手术后感染、出血、伤口裂开、药物过敏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一些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增加了患者的护理风险。结论:为了提高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规范操作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