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内在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74例CRSwNP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岁;另纳入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基本特征以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评分等临床特征。根据鼻息肉组织标本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将CRSwNP患者分为高嗜酸高中性(EoshighNeuhigh)、高嗜酸低中性(EoshighNeulow)、低嗜酸高中性(EoslowNeuhigh)及低嗜酸低中性(EoslowNeulow)4种内在型。采用Bio-Plex悬浮芯片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27个常见的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内在型CRSwNP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外周血血清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oshighNeuhigh、EoshighNeulow、EoslowNeuhigh及EoslowNeulow CRSwNP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鼻部症状VAS评分、内镜及CT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shighNeuhigh以及EoshighNeulow CRSwNP患者的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均显著高于EoslowNeuhigh和EoslowNeulow CRSwNP组(P值均<0.05);但EoshighNeuhigh和EoshighNeulow CRSwNP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术前血清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γ(IFN-γ)]、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3型细胞因子(IL-17A)、炎性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重塑相关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等27个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尽管Eoshigh和Eoslow CRSwNP患者在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方面有显著差异,但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以及炎性介质不能有效区分4种不同内在型的CRSwNP,需进一步寻找客观、方便、可靠、与内在型关联的生物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硝呋太尔在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炎性介质如CRP、IL-6、PC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诊断为阴道炎的128名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甲硝唑治疗)和观察组(甲硝唑加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研究观察了两组在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和炎性介质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P = 0.04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性介质CRP、IL-6、PC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硝呋太尔在阴道炎治疗中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能有效改善炎性介质水平,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因此,该药物在阴道炎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简介:2519铝合金热轧板在530℃下保温2h后,分别于室温(20℃)水、机油和空气中淬火,经10%冷轧变形后,于180℃进行人工时效。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试,研究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空气淬火的合金晶界析出第二相,晶界析出相粒子粗大,呈不连续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为130nm,晶间腐蚀深度为300μm;经室温水淬和机油淬火并时效后,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较小,呈链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分别为20nm和30nm。经室温(20℃)水淬火的合金未发生晶间腐蚀,经机油淬火的合金只发生局部点蚀,说明经室温水淬的合金比经空气和机油淬火的合金时效后具有更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简介:目的:对复方银屑颗粒进行抗炎抗免疫研究。方法:动物灌服给予复方银屑颗粒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完全福氏佐剂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观察其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刊、鼠迟发性超敏法观察其对变态反应的作用;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小鼠血清溶血素法观察其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银屑颗粒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和完全福氏佐剂所致的大鼠急性关节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正常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减小;对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所引起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结论:复方银屑颗粒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以肝内外胆道进行性梗阻和纤维化、肝实质纤维化和炎症为特征的新生儿肝胆系统疾病。BA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楚,肝内外继发性持续性炎性反应可能是其致病机制之一。Kasia手术治疗是胆道闭锁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大部分患儿术后仍会出现退黄效果不佳、胆管炎反复发作等情况,最终需要肝移植。这可能与患儿长期的肝内外胆管持续性进行性炎性反应有关。目前的研究发现肝组织中除了炎症细胞的浸润外还有大量炎性介质的分泌,它们共同参与或介导炎性反应。因此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胆道闭锁肝中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浸润的研究进展做一论述,以期对后续胆道闭锁的抗炎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