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成功的手术案例,能够极大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并改善患者的疼痛,但是随着髋关节置换手术量的增长,经历翻修手术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加,在翻修手术当中恢复骨量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打压植骨技术给骨量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将过去30年间的打压植骨领域高引用率的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股骨翻修中应用打压植骨技术是研究的热门,高抛光骨水泥柄已经证实其稳定性,并且将来可能有更好的骨移植材料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应用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措施,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挑选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52例入院诊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试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在此次研究里,对照组:给予患者髓芯减压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关于Harris评分,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照其数据,能够得出,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选择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措施,实行医治,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有效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一步改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应用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措施,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挑选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52例入院诊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试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在此次研究里,对照组:给予患者髓芯减压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关于Harris评分,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照其数据,能够得出,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选择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措施,实行医治,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有效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一步改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5例Ⅲ期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7例;年龄58~84岁[(68.8±3.5)岁]。损伤节段:T11 5例,Tl2 18例,L1 15例,L2 7例。24例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长节段组),21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短节段组)。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均采用骨水泥强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2周及1年随访时,根据X线片及CT检查进一步评价植骨椎体骨性愈合及伤椎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5~48个月[(31.2±2.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1年,两组内后凸Cobb角、VAS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1年两组椎体内植骨愈合良好。术后2周,两组间后凸Cobb角、VAS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短节段组后凸Cobb角为(14.8±6.3)°,较长节段组(8.5±3.3)°显著增加(P<0.01);而两组间VAS、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对于Ⅲ期Kümmell病,后路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后凸畸形及减轻功能障碍。相比短节段固定,长节段固定术后可更好地保持脊柱稳定性,预防伤椎塌陷及局部后凸Cobb角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颈椎疼痛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JOA颈椎功能评分、术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颈椎疼痛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JOA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措施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中应用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和睡眠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开展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而行椎管减压术)与实验组(31例:开展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Cobb角以及视觉模拟VAS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口腔种植骨增量的过程中,应用骨劈开术配合骨挤压术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70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的口腔种植骨增量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35例。其中,接受骨劈开术治疗的为参照组,接受骨劈开术配合骨挤压术治疗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均有上升,且于研究组方案下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疗效有更高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口腔种植骨增量的过程中,应用骨劈开术配合骨挤压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提高唇舌向牙槽厚度、唇腭侧骨板移动量及唇腭侧骨板移动幅度,让患者对治疗有更高的满意度,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与单纯植骨手术治疗股骨无菌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股骨骨折无菌性骨不连的患者资料。男19例,女11例;年龄25~55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12例(采用LCP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和B组18例(采用单纯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Lane-Sandhu放射评分以评估骨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2±1.7)个月显著少于B组(9.8±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Lane-Sandhu放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时A组Lane-Sandhu放射评分分别为(4.2±1.2)、(8.4±0.7)、(10.8±0.9)分,显著高于B组的(3.3±0.9)、(7.1±1.3)、(9.8±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83.3±4.3)分显著高于B组(76.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植骨术相比,LCP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强成骨质量,疗效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与双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行一期后路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48例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单侧开窗组:行一期后路单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23~71岁。双侧开窗组:采用一期后路双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6~58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内固定装置有无松动、断裂,使用Bridwell分级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均诊断为布鲁杆菌病。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7±6.3)个月(范围12~4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单侧开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5±34.1)min、(214.4±150.2)ml,双侧开窗组为(187.1±30.3)min、(455.8±250.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手术时间=8.123,t术中出血量=2.962,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VAS评分、ODI及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开窗组中1例患者术后半个月出现切口感染,行清创引流术后痊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P>0.05),末次随访时均完全融合。结论单侧与双侧开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及医疗费用少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加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植骨治疗股骨转子下无菌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为27~68岁,平均50.5岁;骨不连时间为9~24个月,平均12.2个月。骨不连根据Weber-Cech分型:血管丰富型9例,缺血型23例。所有患者均不取原髓内钉、采用附加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并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2.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不连均获临床及影像学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2个月;影像学愈合时间为6~10个月,平均7.4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32/32);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为96.9%(31/32)。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附加锁定加压钢板联合髂骨植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疗效良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桡骨远端B4型骨折运用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所选70例桡骨远端B4型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所收治,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选择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实验组选择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尺倾角、掌倾角、桡偏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均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结论:桡骨远端B4型骨折运用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