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6年前的1985年,在邓小平同志和李政道先生的共同提议下,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实行:天津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地区,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首次设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建立了政府主导、多方合作、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培养、使用博士后的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工作体系。26年的风风雨雨,天津博士后工作在千锤百炼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建立了66个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涉及12个学科门类、42个一级学科;144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本市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申请获得各类专利167项,为企业创造利润8.5亿元,在本市1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担75项。博士后制度早已成为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的重要制度!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创新……天津博士后工作是如何将其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促进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呢?近日,本刊记者就以上问题走访了几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校以及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博士后工作的相关部门,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天津博士后工作26年的付出和努力。本期所选取的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开大学两个报道角度,是从不同侧面反映本市博士后工作取得戊绩的一个缩影。
简介: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大力推进。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探寻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再度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小麦育种及推广转化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科研创新必须依托高校、扩繁推广必须依托企业、农户应用必须注重效果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