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诊断中,肝素结合蛋白 (HBP)与降钙素原(PCT)的诊断效能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收治的确诊感染性休克患者96例,依据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是否进展为休克或者非休克状态,划分为休克组(65例)和非休克组(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集束化治疗方案。研究收集患者入院时、入院后不同时间节点(入院后1小时、6小时、24小时)的血清样本,测定并对比分析两组间HPB与PCT的浓度变化。此外,根据患者治疗14天后的生存状态,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非存活组,进一步对比两组的HPB与PCT水平。结果:入院初期,休克组与非休克组的HPB与PCT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入院后1小时,休克组的HPB与PCT水平显著高于非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存活组的HPB与PCT水平在多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存活组,差异显著(P<0.05)。入组后1小时,两组间HPB与PCT水平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从入组后6小时开始,直至24小时,存活组的HPB与PCT水平持续显著低于非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尤其是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进展的早期诊断中,HPB与PCT均能有效反映病情动态,展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更早的预警能力,有助于快速识别高风险患者。联合检测HPB与PCT,可以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优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本单位收治的6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病人随机均分为A、B两组,30例/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临床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促进其快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在感染性休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6月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策略,根据患者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进行补液;实验组采用新的液体复苏策略,结合患者心脏指数、每搏量变异度等指标进行个体化补液。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生存率,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0.1)低于对照组(10.0±0.5),患者生存率实验组为100.0±0.0,高于对照组92.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的液体复苏策略在感染性休克护理中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理情况采取治疗方式,分析患者治疗时的影响因素。结果 52例患者中,有38例(73.08%)患者抢救成功,14例患者死亡。结论 影响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治愈的因素包括患者精神状态、原发感染灶、酸中毒与高乳酸血症以及其他疾病等。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资料,按照手术与否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手术组45例,非手术组15例,对比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所入选6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有50例,占比83.33%,死亡患者10例,占比16.67%,原因主要是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中,有39例成功治愈,在非手术治疗的15例中,有11例治疗成功,两组治疗结果有差异,其中手术治愈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应优先解决休克,改善血流动力学,在条件合适时选择手术治疗,并要预防感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避免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层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遵循“奇偶分组”原则,采用数字编号法对72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划入(n=36),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展开研究,予以前一组:常规护理服务方案;予以后一组:分层次护理服务方案,而后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全情比对。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复苏指标水平、心排血指数、C反应蛋白水平、时间指标方面体现,均显优另一组(P<0.05),值得探讨。结论: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而言,在其临床护理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纳文中研究组实施方案(分层次护理干预),不仅能显著改善ICU感染休克患者相关复苏指标、心排血指数、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还切手缩短休克症状缓解时间,ICU监护时间,其应用价值卓越,值得肯定与推崇。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集束治疗,比较两组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采用集束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因此,集束治疗模式在临床疾病治疗有积极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ICU感染休克患者实施分层次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研究选入样本均来自于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涉及人数44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人员均分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及分层次护理(观察组),对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引入统计学系统完成对比分析,验证分层次护理有效性、可行性。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呈现出较高优势,ICU住院时间较短,费用较少,且护理满意度居高,组间对比P﹤0.05,可见确切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护理能够明显促进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症状恢复,缩短ICU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能够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促进医疗和谐发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研究内容为综合性护理模式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干预的价值。方法:此研究设定时间2023年2月-2024年2月,被研究人员及例数:68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研究所需方法数字表法,通过利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划分为对照与观察分别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干预,分析比对此次研究中观察、对照组间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MAP、CRP、CI、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干预护理中利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价值,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