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鼻炎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通窍鼻炎胶囊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Χ2=5.1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Χ2=6,79)。结论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280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为0-3分者共238例,占85.0%;VAS评分为3-5分者共37例,占13.2%;VAS评分为7-10分者共5例,占1.8%。结论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变应性鼻炎(NAR)与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鼻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抽血做变应原筛查,分析检测结果并对AR与NAR予以区分,而后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AR患者。结果160例患者中AR有105例,NAR为55例;使用安脱达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52例观察组AR患者总有效率为96.2%,与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AR的6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炎患者临床应重视开展变应原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鼻炎类型。而对于AR患者则推荐使用特异性免疫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分析比较非变应性鼻炎患者与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方法2013年1月~12月在门诊首次确诊的NAR患者102例与AR患者130例,指导患者使用100分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鼻、眼及胸部症状作客观评分,并分为成人、13~17岁儿童、≤12岁儿童三类人群,评估并比较非变应性鼻炎患者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无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成人组中NAR组与AR组相比,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NAR组内,各项症状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20.89,P<0.01),“鼻堵”为首要症状。②13~17岁儿童组中NAR组与AR组相比,VAS中“鼻痒”、“喷嚏”、“鼻涕”、“眼痒”及鼻部总V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喷嚏”、“鼻涕”及鼻部总VAS评分三项有显著性差异(P<0.01)。NAR组内,各项症状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7.12,P<0.01),“鼻堵”为首要症状。③≤12岁儿童组中NAR组与AR组相比,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简介: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19例,鼻内镜下运用CZB型超声鼻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部位分别是双侧下鼻甲、鼻中隔结节、鼻中隔前上部和鼻丘。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积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率91.60%(109/119),有效率6.72%(8/119),无效率1.68%(2/119),总有效率98.32%(107/119)。治疗后1d、1周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1年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