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期,有关专家观察了茵陈泽泻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用茵陈泽泻汤,药物组成:茵陈40~100g,大黄5~15g,泽泻20~30g,虎杖15g,丹参15g,板蓝根30g,白茅根30g,车前子15g,生山楂30g,金钱草30g。随症加减:呕吐加竹茹;脾虚加茯苓;谷丙转氨酶较高加五味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用法:日1剂水煎服,小儿酌减。结果显示:本组128例患者,痊愈1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

  • 标签: 茵陈泽泻汤加减 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乙型肝炎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5岁.因食欲减退、厌油、恶心、乏力、尿黄10多天而于1998年5月¨日到我院门诊就诊.体查:T37.5℃,P82次/分,BP16.53/9.60kPa,神疲,巩膜黄染,颈静脉无怒张,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扩大,心率84次/分,律整,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下2.0cm触及,质软,有轻触痛,脾未触及,余无异常.

  • 标签: 例报告 出现酷似 图形例
  • 简介:1987年1月~1997年8月,传染科病房收治了各类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1338例。其中78例为胆胰外科性黄疸,误诊胆胰外科性黄疸率达5.83%。为了提高对胆胰外科性黄疸的认识,特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误诊病例78例,其中转外科手术证实为胆胰疾病37例占47.4%,其余病例均分别通过胆囊造影、B超、PTC、CT等检查而确诊。本组78例中男44例,女34例,男女之比为1.29:1。年龄:2岁半~4岁2例;20~

  • 标签: 胆胰疾病 外科手术 传染科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梗阻性黄疽 误诊病例
  • 简介:本文对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炎黄疸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12~6岁,其中乙型肝炎20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15例,急性乙型肝炎5例)甲型肝炎10例,中老年戊肝20例,患者总胆红素均>85.5mmol/L。2护理措施2.1熟悉病房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卫生间、浴室及探视制度。让患者了解病房环境,消除陌生感。2.2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是辨证的,人的心理活动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着、产生着而心理因素也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并贯穿着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高黄疸儿童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孤独等心理反应。护士在明确护理诊断之后就应该了解病人的状态,用温馨的语言、友善的态度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向病人介绍各类肝炎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预后转归,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病人的战胜疾病的信心。2.3介绍药物治疗与疾病的关系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了解黄疸的诱因及病因。一般常用的药都是护肝、降酶、退黄、改善肝脏微循环的药物,如肝利欣、易善复等。用药的时候介绍不良反应,避免在患者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例病毒 性肝炎高
  • 简介:摘要急性重症肝炎(暴发性肝炎)病死率高,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故探讨较好的综合基础治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学者均在研究寻找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成活率的药物或方法考虑到急性重症肝炎的病变主要是肝细胞大量坏死或水肿变性,所致肝功能衰竭,尤其是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代谢、解毒、凝血等重要功能受累,表现出肝脏缩小,肝功能损害不同程度昏迷及凝血机制障碍,目前抢救治疗暴发性肝炎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情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应用对症与支持的综合基础治疗维持病人生命,以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以待病人恢复。应治疗纠正一高(血氨增高,并有假性神经传导阶质影响神经传导),三低(低血糖、低血钾、低白蛋白血症),二水肿(脑水肿及继发性肺水肿),出血及肝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应采取措施抗病毒感染,促进肝细胞再生,调节免疫功能。我科2009年收治急性重症肝炎6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重症肝炎 血氮增高 肝衰竭
  • 简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9例患者均为我院1999年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23例,女3例,平均年龄:(33.4±8.3)岁,平均发病天数(13.2±4.9),其中乙型肝炎22例,甲型肝炎1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2例.对照组23例,男性2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0.7±10.8)岁,平均发病天数(10.8±5.6),其中乙肝22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例.

  • 标签: 急性黄疸性肝炎 促肝细胞生长素 苦黄注射液 联合用药
  • 简介:患者男,48岁。主因“HBsAg(+)30年,乏力、纳差10d”,于2006年3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0年前发现HBsag(+),肝功能正常,未进行过治疗。2年前因经常出现心慌,外院确诊“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未治疗。入院前1月患者自觉心慌加重,开始服用胺碘酮0.2g,3次/d。1周后因效果不佳,自行加量服0.3g,4次/d,服药3周后出现乏力、纳差。我院以“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不除外”收住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ALT349.5U/L,AST123.9U/L,T—BIL16.4μmol/L,D—BIL7.6μmol/L,HBVDNA5.57×10^5copies/ml,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e(+)。给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谷胱甘肽(阿托莫兰)静脉滴注保肝治疗,胸腺五肽、免疫调节剂治疗。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肝炎 HBSAG(+) HBSAG(+) HBeAg(-) 保肝治疗
  • 简介:急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甚为重要。现总结我院1998年-2003年经超声首诊、肝功能检查而证实的56例分析如下。

  • 标签: 超声检查 急性肝炎 诊断 鉴别诊断 声像图表现
  • 简介:患者男,20岁。于2000年11月22日诊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入院。入院后开始给予利培酮(维思通)1mg/d口服治疗,3d后剂量递增为3mg/d,治疗30d,症状有所缓解。但继续治疗15d后,患者巩膜、脸部、胸部皮肤出现黄染。查体:T37℃,R20次/min,P73次/min,BP140/75mmng(1mmHg=0.133kPa)。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B超显示回声增强。肝功能:AST60U/L,T-Bil25μmol/L,ALT58U/L,血清蛋白值正常,乙肝五项除HBsAb(+)外,余均为阴性。诊为药物性肝炎,停用利培酮,给予输液、中药茵陈蒿汤加减治疗。30d后,症状有所好转。复查肝功能T-Bn16μmol/L,D-Bil5μmol/L,ALT30U/L,AST32U/L,血清蛋白值正常,乙肝五项正常。

  • 标签: 利培酮片 急性肝炎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mol/L 口服治疗 血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