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用我院2004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3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龄29岁~74岁,平均年龄55.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治疗均给予尿激酶100U~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30min滴完。结果本组36例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其中2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58.3%,胸痛迅速缓解消失28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31例,仅1例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皮映淤斑,无牙齿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结论本组观察证实静脉溶栓疗法降低AMI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预后,并显著改变AMI自然病程,其疗效快、效果好,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把2021.2-2023.2作为本次研究时间范围,选取该时间段内本科室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进行研究,通过患者到院先后顺序实施分组,常规组(常规治疗方法)(n=16),研究组(静脉溶栓治疗方法)(n=16)。观察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差异可见明显(P<0.05);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可见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5例(93.75%),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具有突出效果,不仅能够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能够使患者炎性因子有所改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推荐临床上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随机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4.0%、8.0%、6.0%、2.0%;常规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60.0%、20%、12.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随机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4.0%、8.0%、6.0%、2.0%;常规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60.0%、20%、12.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阿替普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瑞替普酶组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干预前后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水平。结果瑞替普酶组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于阿替普酶组,P<0.05;瑞替普酶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低于阿替普酶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瑞替普酶组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水平优于阿替普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梗死再通率,可减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牙龈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将住院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随机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100例和常规治疗组10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4.0%、8.0%、6.0%、2.0%;常规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60.0%、20%、12.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