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自先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一种精神上、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自觉与成熟,这导致了这一群人对世俗生活及个人情性的不甚关注,甚至是忽视.而至先秦末,随着君权政治的日益加强,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复苏,开始把向来朝外(社会)的目光向内(个人)转,由此到汉代,特别是汉末发生了阶层“人的觉醒”,也因此真正地成熟和血肉串满起来.

  • 标签: 自觉 道统 中国 古代
  • 简介:河南小青年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忠重度脑部残疾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负到长春,一边背着母亲打工挣钱。为老母治病,一边坚持学习,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在报考公务员时。他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在数千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

  • 标签: 学习机会 税务系统 公务员 河南 奖学金 孝道
  • 简介:东汉末年,袁术是具有一定能量的人物。他的家族属于显赫的世族高门汝南袁氏,而其本人又属于游侠的类别之一——“气侠”。在京都洛阳,袁术曾积极投身于反宦官斗争,在此后关东军事力量的相互争斗中,更割据一方。这里,就“气侠”袁术的个人性格、事业,及其失败的必然因素,从事探索。

  • 标签: 三国志 曹操 袁绍 后汉书 军事力量 豫州
  • 简介:按理说,隐逸,自然指那些在野未仕的文化人。依照这一标准,王维肯定是个不合格的隐士。他终生为官,而且仕至尚书右丞这样相当清要的官职。然而官居清要的王右丞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诗歌表现的意境、心态全然一派隐逸诗人的风致。研究中国的隐士文学,企望绕开王维是不可想象的。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隐士,但并不妨碍他与陶渊明一起是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抒写隐逸情趣的大诗人。

  • 标签: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中国 隐士文学
  • 简介:元帝即位时,各种社会矛盾已十分尖锐,迫使统治者不得不改变前朝'霸王道杂'的统治方略,而采用'以柔治国'的儒家方略,以缓和社会矛盾;元帝本人十分尊崇儒家经学,受过良好的经学教育,具有深厚的经学功底:这些就是元帝重用经学的原因.元帝多途径地大量选用经学,使当时官吏队伍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促进了经学和封建文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 标签: 汉元 统治方略 经学之士 '以柔治国' 儒家方略 用人政策
  • 简介:2006年3月4日被誉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好日子,正是在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向全社会特别向青少年提出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时间“八荣八耻”的横幅标语在神州大地迎风招展,飘进千家万户。吹动万千心灵。在一种久违的激动与兴奋之中,我曾经为“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新闻报道而忧虑沉重的心情也豁然开朗。逐渐领悟到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憾人的心灵:头上灿烂的天空和内心里崇高的道德。

  • 标签: 青年人 方正 胡锦涛总书记 社会主义 新闻报道 青少年
  • 简介:人物述评佘姓家族从明代崇祯年间,就居住在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院内,将近400年,从来没有搬过家,因为他们有一条世代相传的祖训,要求余家后代,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许离开这里,不许离开袁崇焕的坟墓。1630年,率军与满清战斗多年,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大将军被崇祯皇帝冤杀,死后,被弃尸于市,无人敢去收尸。深夜,袁崇焕军中一位姓佘的义士冒死盗回了将军尸体,偷偷地安葬在自己家中,

  • 标签: 佘幼枝 售货员 袁崇焕墓 中国 商业工作者 民族精神
  • 简介:他曾梦寐以求当个作家,阴差阳错走上法学这条路如今,他成为中国法学界最有影响力、举足轻重的法学家之一。

  • 标签: 法律人 贺卫方 法学界 法学家
  • 简介:开头语笔者在《中国文化》48号上(见大塚汉文学会1990年6月)发表了《阳休与祖鸿勋——与陶渊明之间的距离》一文,其目的在于考察陶渊明在北朝的影响。这里想就陶渊明在南朝的影响和评价的问题试作探讨。特别是想就颜延的《陶徵诔》,考察一下其制作的动机。颜延,字延年,琅邪临沂人。曾祖父叫颜含,官为东晋右光禄大夫、西平县侯。性格质实刚健,于王导、桓温等权贵也不屈从。祖父颜约(含的最小的儿子)任零陵太守,与历任黄门郎、侍中、光禄勋的长兄颜髦、任安成太守的次兄颜谦一起,都有“声誉”。父颜显(《宋书》卷七三、《南史》三四作顒)终于护军司马。

  • 标签: 颜延之 陶渊明 谢灵运 宋书 中国文化 诗品
  • 简介:忠义救国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戴笠控制的活跃于江南地区的国民党特务游击武装。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有一段唱词曾对忠义救国军作了形象的概括:“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勾挂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红帮。”确如唱词所言,忠义救国军起于中日战争的乱世,其骨干分子为军统特工和青红帮会员。《沙家浜》艺术地再现了忠义救国军的重要特征,但忠义救国军远比剧中描写的要复杂得多。它绝非是“十几个兄弟七八条枪”的草寇,忠义救国军发展到顶峰时有20多个支队,号称10万大军。在江南敌后存在达8年之久的这样一支颇具规模的武装,其性质和作用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一、纷然杂陈的聚合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上海形势危

  • 标签: 新四军 蒋介石 国民党 别动队 总指挥 第三战区
  • 简介:如今许多人对忠义救国军的认识,是出自当年那个“革命样板戏”《沙家浜》:“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这个漫画式的描写,用在某些具体的忠义救国军队伍上,是有根据的。不过,若据此来评价整个忠义救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不加分析地否定其所有为抗日战争作出过贡献甚至牺牲的官兵,则未免有些片面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文强老人,曾亲身参加过忠义救国军的组建和前期政治领导工作。笔者近几年对他作过反复调查采访,并参阅了一些有关资料,了解到了忠义救国军另一个侧面。八一三战火中诞生的别动队要讲忠义救国军,就得从它的前身——八一三上海抗战时的别动队说起。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不到一个月,9月4日凌晨,蒋介石电令戴笠与上海著名帮会头领杜月签合作,限一个月内成立一支1万人的抗日游击部队,以配合正规军作战,在敌前敌后进行骚扰。破坏、袭击,并肃清汉奸日谍的活动。戴笠当即决定将这支游击部队命名为别动队,并在其上建立一。个名为苏浙行动委员会的政治军事指导机构,聘了一批各界名人作’委员,戴笠本人兼书记长实际负责,任命文强兼苏浙行动委员会书记长办公室上校人事科长,负责这支部队的具体...

  • 标签: 初期忠义 忠义救国军 抗战初期
  • 简介:本文通过对章制政治“有容”论的评析,企望对把握章的主要政治思想作一尝试,并由此进一步认识民初舆论界在民主宪政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 标签: 民国初年 章士钊 政治思想
  • 简介:《收藏家》杂志第15期刊载了署名文章介绍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禹鼎李藩合作王禛小像》轴。细读后感到疑点甚多,现提出来商洽,以求方家指正。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禹鼎李藩合作王禛小像》,纸本浅设色,纵95.5、横47.5厘米。画右下楷书"禹鼎写照",钤"慎斋"朱文长方印。上部隶书题"渔洋山人三十九岁小景,华亭李藩补图并题",钤"介人"朱文方印。另有孙伯渊鉴藏印三方。裱边有清郑文焯(1856—1918,光绪元年举人)、沈秉成(1822—1895,咸丰六年进士)、吴大澂(1835—1902,同治七年进

  • 标签: 省博物馆 合作 康熙 辽宁 扬州 细读
  • 简介:奇是明初台阁体的盟主,其文学步欧阳修,以论道述理为主,而以游记、传记为优.其诗古体学汉魏,近体学盛唐,而以古体为佳.其文学创作为台阁体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对台阁体文风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标签: 杨士奇 台阁体 文风 范本
  • 简介:本文认为,汉代的南阳郡在行政上虽隶属于荆州,但在文化上却可归入中州系统。因此,由南阳与中州共同领导的荆州学派实即中州学派。东汉至魏晋时期,中州地区不仅是学术中心,也是政治中心。中州的兴起,改变了战国以来的旧有格局。

  • 标签: 学术中心 颍川 《三国志》 《左氏春秋》 汝南 古文经学
  • 简介: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他主张唯物论,有很多独到见解。他生逢衰世,对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做法很不满,写了不少理论文章,论述政治得失。其中,在“养”、“取”与“任官”几方面,发前人所未发,论前人所未论,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 标签: 《养士·取士·任官》 中国 当代 杂文 向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