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血浆蛋白结合率是一种重要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给药量一定的情况下,血浆蛋白结合率的高低决定了体内游离药物的数量,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影响药物的半衰期和药效,与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的体内或体外测量方法效率相对较低。而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其预测模型,可以实现高通量的预测,从而节省人力物力,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本文综述了建立血浆蛋白结合率机器学习模型的大概流程与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潜力。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场区地形起伏较大;场区地貌类型属侵蚀堆积一级阶地;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由上而下呈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分布,后期侵入的碎裂岩带在强烈的风化和构造作用下,节理裂隙发育,可爆性较差;需爆破开挖高度距离设计规划基础的台阶高度约为2m-5m;附近有居民的城镇浅孔弱松动爆破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归纳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经验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出胃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囊泡介导转运相关基因(VMTRGs),构建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并评估预后模型的准确性,探究该模型在免疫与药敏等方面的作用。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的测序数据及临床病理参数,从GSEA官网获取VMTRGs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使用单因素Cox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的VMTRGs并构建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及列线图,将TCGA胃癌患者随机分组及使用外部独立数据库GSE84437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对风险评分预后模型进行肿瘤突变负荷、药物敏感性相关分析。结果:构建了由4个VMTRGs(F5、APOA1、CD36、SPARC)构成的风险评分预后模型,通过验证显示该预后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且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构建的列线图也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风险评分高、低风险组在肿瘤突变负荷、药物敏感性分析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构建了一个由4个基因构成的胃癌预后风险模型,作为现有TNM分期的补充,能够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免疫治疗效果及药物敏感性,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简介:【摘要】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往往存在多种类型的产品质量缺陷,其中钣金框定位不准确造成的框轴线偏移是产品装配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尤其是弱刚性的产品结构,在装配过程中产品精确定位的难度显著提高,工艺稳定性较差,同时产生质量缺陷后产品的修复也存在较大的技术挑战。本论文主要针对弱刚性产品结构钣金框偏移后的修复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实际问题,探索了一种可行的修复方案。【关键词】修复 框偏移 弱刚性 缺陷。
简介:摘要:目的: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中,探究中医辩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活动中,共有61例男性患者符合入组条件,抽取时间方面,跨越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临床就医后,各方面指征明确为:少弱精子症,且均提供中医辩证论治方案,统计最终的实施价值。结果: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中,中医辩证论治方案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90.16%(55/61),具体包括:30例(49.18%)显著有效,25例(40.98%)一般有效以及6例(9.84%)无效。结论:临床治疗阶段,中医辩证论治的开展效果确切,对于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来说,能够较好地提高总有效率水平,值得大力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疗法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少弱精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两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精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针灸疗法。两组患者分别治疗60天后对比两组患者精液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精液质量、(A+B)级精子比例、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0.00%)患者,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7.500,P=0.006<0.05)。结论:针灸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生精能力,优化患者精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