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弓形虫病(O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1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及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OT患者12例14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女性各为6例7只眼;平均年龄(33.4±12.8)岁;病程7 d~30年。首诊误诊为真菌性眼内炎、病毒性葡萄膜炎及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各2例。患者均行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及血清学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检查。行眼内液检测7例。其中,仅行弓形虫抗体检测1例;Goldmann-witmer系数(GWC)检测6例,同时行PCR检测4例。行FFA检查5例6只眼;OCT检查6例6只眼。行抗弓形虫药物治疗11例。治疗后随访时间1周~39个月。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治疗预后。结果所有患者血清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行眼内液检测7例中,弓形虫IgG抗体阳性1例;GWC> 4者5例,2<GWC<4者1例。同时行PCR检测的4例中,阳性1例(25.0%,1/4 ),为2<GWC<4者。14只眼中,BCVA<0.1、0.1~0.3、>0.3者分别为4、6、4只眼。病灶活动期、晚期分别为12、2只眼。角膜后沉着物伴或不伴前房闪辉或前房细胞6只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只眼;玻璃体炎3只眼,其中伴多个视网膜色素沉着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分别为2、1只眼;新旧病灶并存合并Kyrieleis动脉炎2只眼。活动期12只眼中,伴不同程度玻璃体炎9只眼(75.0%,9/12 )。单一病灶4只眼;多个病灶10只眼。治疗前后患眼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 )。患者视力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包括原发病灶累及或靠近黄斑区、误诊及误治。结论OT眼底可呈单病灶或多病灶改变,活动期常伴有玻璃体炎症;原发病灶累及或靠近黄斑区、误诊及误治是患者视力预后差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妊娠期急性弓形虫感染可继发胎儿宫内感染,导致死胎或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生后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可遗留长期后遗症,需要重视弓形虫的母婴传播,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改善妊娠结局。
简介: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发现的弓形虫只有1种,1个血清型,在我国.于恩庶于1954—1955年首先从猫、兔、猪豚、鼠、黄毛鼠等动物中分离到弓形虫,1964年谢天华报道了1例弓形虫病人.20世纪60~70年代在上海、江苏等地曾发生多起猪的“无名高热”.1977年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硕显等人通过试验找到了弓形虫的速殖子.确诊为猪的弓形虫病。许多畜禽如猪、牛、猫、犬、羊、马、骆驼、家兔、鸡、鸭等都可以感染弓形虫.其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全国24个省市63个地区.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71.4%.许多地区猪弓形虫平均感染率为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80%以上,病猪死亡率可达60%。该病以患病动物的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妊娠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人也可感染,20世纪末。已发现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为5%~10%.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孕妇流产、死胎、畸胎和弱智儿.在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及艾滋病患者中.弓形虫病是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
简介:摘要弓形虫病是一种鼠弓形虫引起的动物源性疾病,许多哺乳类动物和一些鸟类是该病的传染源。猫为主要宿主,感染的猫粪内存有大量的弓形体虫卵,是人兽畜间相互传播的重要传染源;此外,食用生肉、生乳、生菜或与动物密切接触,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均可传染该疾病。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感染率不同,成年人弓形虫平均感染率为25%~50%,最高感染率可达80%以上,我国成年人弓形虫感染率为5%~20%。
简介:摘要:猪弓形虫病主要广泛寄生于有核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不仅能感染猪,且可危害多种家畜和家禽,甚至可感染人类,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猪的感染尤其严重,每年夏秋季节是该病的流行季节,一旦猪场出现发病会导致大面积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猪弓形虫病诊断及防治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