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白建斌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农业服务中心 云南 墨江 654800

摘要:云南墨江某规模猪场综合效益近年来持续下降,母猪具有明显的繁殖障碍,仔猪保育阶段死亡率和淘汰率较高,疾病混合感染情况相对严重,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均未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该猪场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检查,采集不同猪体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确诊为猪弓形虫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效果确切。

关键词:猪;弓形虫病;诊断;治疗

云南墨江某规模猪场近年来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经济效益不理想,疫病发生风险较大,养殖户采用诸多抗菌素治疗,整体效果不理想,疾病复发问题严重。2022年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前往该养殖场进行全面调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症状体征分析、剖检、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弓形虫病。根据感染情况为养殖户制定了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症状表现

病猪主要为保育猪、种猪,体重在10-50kg之间,其中保育舍中处于关键发育阶段的仔猪发病率较高。具体表现为急性经过,食欲明显下降,2-3天后病猪被毛粗乱,不具有光泽,精神不振,不喜动,离群独居,每日多数时间处于伏卧状态。进一步观察病猪的症状体征,可见鼻盘干燥,体温明显升高,在40℃左右,稽留一周左右恢复至正常体温,濒死期处于低体温状态,且病猪嗜睡严重。呼吸明显加快,表现为腹式呼吸或犬坐式呼吸,伴有一定的咳嗽症状。打喷嚏频次较高,流清涕,病情发展至中后期时观察鼻孔可发现分泌物和饲料粉末。眼眶有异物,眼角有眼屎,表现为浆液性、脓液性或血样。粪便表现为颗粒状,外部附着黏液;部分病猪拉稀严重,少数有呕吐症状;尿为橘黄色或褐色;部分病猪的病程较长,伴有慢性消耗性症状。部分病猪伴有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麻痹、行走失稳,或者突然倒地,嘶叫,有角弓反张症状的表现。对病猪的耳尖、鼻端、下腹、股内侧等皮肤部位进行观察,可见点状出血或紫红色斑块,耳内整洁度较差,部分病猪耳尖存在干性坏死,耳壳上生成痂皮,颜色为黑色。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猪明显消瘦,伴有一定的贫血症状,眼结膜苍白,治疗时注射针眼部血凝情况较差,出血不止。发病晚期病猪多因呼吸困难和体温骤降而衰竭死亡,怀孕母猪流产和死胎的发生风险较大。少数病猪的视力水平下降,甚至完全失明。如果急性期发展至慢性,外观相关症状基本消失,只是表现为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另外,相关研究显示,病猪继发其他细菌病毒感染,导致关节肿胀等其他症状[1]

  1. 剖检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仔猪多存在明显的病变。机体瘦弱、严重脱水、眼结膜苍白水肿,伴有明显的胸膜炎、腹膜炎等症状,胸膜和胸廓粘连,且具有明显的心包炎,表现为心包厚度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存在大量浑浊的渗出液,颜色为淡红色。肝脏与肠管粘连,覆盖一定数量的干酪样物质,颜色为淡黄色,且覆盖一定的白色纤维素;淋巴结、肝、肺等器官肿大,可观察到诸多出血点、坏死灶,腹沟股淋巴肿胀及出血为主要表现。血液相对稀薄,颜色为淡红色;肠道部位充血严重,肠黏膜上有诸多黄豆大小的坏死灶;肾脏萎缩,为土黄色;脾脏有多个出血点。部分病猪的肘关节肿大,关节腔内有多量积液。如果病猪年龄较大,主要为慢性病变,脏器水肿、坏死灶明显。

  1. 诊断

诊断期间,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症状体征分析、剖检等初步诊断为弓形虫病。由于该猪场还存在链球菌病、黄白痢、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症状,因此由多名兽医前往现场进行进一步诊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但是相关问题并未彻底解决,疾病反复发作。通过分析猜测主要病因为弓形虫,其他疾病均因为弓形虫感染导致病猪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继发相关疾病。

为了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现场进行疫病调查的过程中,检查病猪,剖检,采集样本数十份,用于实验室检查,具体方法:(1)显微镜涂片检查。样本采用病猪耳静脉血液,涂片处理,待其干燥后通过甲醇固定,采用瑞氏染色或革兰氏染色镜检,并未检出细菌和弓形虫,并无细菌感染情况,但是附红体对红细胞造成严重感染,感染率极高。(2)胸腹腔积液涂片检查。采集病猪胸腔、腹腔积液及关节腔积液,涂片处理,待其干燥后通过甲醇固定,染色处理,镜检可发现弓形虫,确诊疾病。镜下可检出弓形虫的滋养体,包括两种形态,滋养体主要为弓形、香蕉形,一端非常尖,另一端钝圆,大小不一,胞浆为浅蓝色,存在一定数量的颗粒,核为深蓝紫色。包囊为卵圆形,卵膜的厚度较大,囊内可观察到数目不同的滋养体。(3)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采用专门用于猪弓形虫实验室检查的试剂盒,随机采集该猪场不同病猪的血清,共20份,在兽医实验室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严格按照说明书相关要求进行操作。通过检验结果可知,该猪场不同猪群均存在弓形虫感染情况,感染率较高,超过60%。另外,随着生物学、检验学相关技术的发展,DNA探针、PCR等方法也适用于寄生虫的检测,这类方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效便捷,但是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尚未全面推广和普及。

  1. 治疗
    1. 猪群混饲用药

对养猪场的猪群混饲用药,针对该疾病以及其他细菌性感染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净化作用。治疗药物采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氨苄西林可溶性粉,剂量分别为1500g和1000g,将其与1000kg饲料混合后饲喂病猪。连续用药7-10d,作为一个疗程,停止用药10天后再使用一个疗程,根据疗程长期用药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4.2药物注射治疗

针对症状体征明显的保育仔猪、早期育肥猪,猪群混饲用药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病猪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采用注射治疗的方法:药物选择盐酸吖啶黄注射液,静脉注射,剂量为3mg/kg,每日1次,或者每隔一天用药1次。另外采用磺胺6-甲氧嘧啶,使用方式为静脉注射,剂量为60mg/kg,采用注射用水配制生成的10%溶液,每日使用1-2次,连续使用3-5天,治疗效果理想[2]。另外,该药物也能够肌肉注射。

4.3治疗效果评价

对该猪场采用猪群混饲用药及药物注射联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调查分析能够发现,猪群的患病率显著下降,基本未出现新增病例;病猪通过采用上述治疗方案后,其临床治愈率较高,超过90%,除了一些病情危重病例,死亡率非常低;对猪场病猪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可发现其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另外经规范治疗后,病猪腿部肿胀、神经症状、白痢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治疗后猪场的仔猪保育成活率明显提高;观察治愈猪体外观,其皮毛油亮,活动能力较好。

  1. 预防

生物安全措施。猪场周围严禁养猫,猪舍内加装防猫舍施,防止猫进入圈舍;严防饮水及饲料被猫粪直接或间接污染;定期灭鼠。可用爆石灰、烧碱或加热等方法杀灭卵囊。血清学检查阴性的作为种畜。定期检查猪场工作人员,防止通过人这一中间宿主传播。

6.结语

该养猪场的弓形虫感染情况相对严重,通过涂片镜检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实验室检查方法确诊,该疾病的复发性较强,多发于保育仔猪,严重影响猪群的免疫力,容易引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对猪群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畜牧兽医及养殖人员应加强对疾病问题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确诊疾病,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失,提高疫病防治水平,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陶荣辉. 一起猪弓形虫病与慢性猪瘟混合感染的诊疗体会[J]. 今日畜牧兽医,2020,36(4):83-84.

[2] 张菊. 一例猪弓形虫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诊治[J]. 中国畜禽种业,2020,16(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