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遗传中有些是单基因遗传,有些是多基因遗传。有些眼遗传的发病还需要特定的环境因子或表观遗传学与致病基因共同作用。致病基因和致病突变位点都存在异质性,而且不同地域或民族间有较大差异。近年来,很多与眼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或致病突变位点被相继报道,这些已知的致病突变位点可作为基因标记,用于眼遗传的临床基因诊断、症状前诊断和产前诊断。本文主要关注常见眼遗传的基因标记,介绍眼遗传分子诊断的常用技术,并讨论如何建立较规范和完善的眼遗传分子诊断体系。

  • 标签: 眼遗传病 基因诊断 基因标记 分子诊断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胎儿的羊水染色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胎儿染色异常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行产前诊断的1668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的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进行染色核型分析。结果羊水细胞培养成功1668例,检出染色异常68例,异常率4.08%。最常见的染色异常核型类型是数目异常,异常率达到72.06%。在产前诊断指征中,筛查高风险异常核型30例(3.21%);在临界高风险及伴有其他异常指标者120例孕妇中,染色异常者占11例,异常率9.17%。结论筛查高风险、临界高风险伴其他指标异常和高龄是产前诊断的主要指征,临床医生应加深对染色的认识,综合各种筛查、诊断方法,提高染色的诊断水平,降低染色病患儿的出生。

  • 标签: 产前筛查 羊水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在注重如何合理搭配膳食、健康运动以促进自身健康的同时,传统一些不太受国人关注的影响健康的领域如遗传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遗传患儿的出生不仅给其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 标签: 遗传病 经济损失 预防
  • 简介:本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植株幼苗染色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的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的染色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的加倍方法是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羊水细胞染色检查在临床产前诊断中的实用性和在染色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孕中期有穿刺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培养并进行染色分析,检出异常核型及类型并统计。结果在成功培养的474例羊水中,检出异常核型22例,其中常染色数目异常15例,性染色数目异常1例,染色结构异常6例,异常检出率为4.64%,染色多态性核型22例。结论孕中期对染色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染色检查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 染色体 唐氏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咨询患者中罗伯逊易位的发生率及其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探讨罗伯逊易位与物种进化的关系。方法:回顾2011年送检的913例外周血标本,通过染色培养技术,G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913例遗传咨询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为胎儿畸形、体格或智力发育迟缓及不良孕产史等,共检出罗伯逊易位17例,检出率为1.86%(17/913),并发现罗伯逊易位家系1例,申报世界首报核型1例。结论:罗伯逊易位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检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并对他们进行生育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罗伯逊易位也可为物种的进化提供选择材料。

  • 标签: 遗传咨询 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 双罗伯逊易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胎儿房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资料及其染色核型分析资料。结果经超声诊断的9例房室间隔缺损胎儿,有3例是21-三,1例是18-三,余5例未见核型异常。结论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异常密切相关。

  • 标签: 胎儿 房室间隔缺损 染色体核型分析 超声诊断 21-三体 18-三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标本制备的方法.提高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标本制备的成功率。方法正常羊水4-8ML不离心直接接种,37℃,5%CO2培养,换液后的标本不再另加培养基直接37℃,5%CO2培养,6天后观察,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及时收获。染色标本制备用消化法。结果培养成功率99%(130/131),最小孕周14+6周,最大孕周32周.染色分裂相较多,且带纹多而清楚。结论减化了接种的步骤,减少了污染的机会,同时避免离心对细胞的破坏,提高了培养成功率。

  • 标签: 羊水 细胞培养 染色体
  • 简介:目的分析1个染色显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AD-FSGS)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致病基因。方法调查1个中国AD-FSGS家系,收集临床资料,绘制家系图谱,并对家系中所有成员进行尿液筛查,并留取其外周血,对其中尿液筛查异常的2个家庭7名成员进行ACTN4、TRPC6和INF2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WT1基因外显子8和9直接测序。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该家系共有4代,27名成员,现有成员23名。发病者5例,女性3例,男性2例,平均发病年龄26.9岁。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该家系临床特点符合AD-FSGS诊断。7名成员中未发现ACTN4、TRPC6基因所有外显子和WT1基因外显子8、9有致病性突变,其中5例发病者INF2基因外显子8均有纯合缺失突变,缺失的碱基为CCCCACCCCCAC(c.1249delCCCCACCCCCAC,P.T420_P423del),缺失在外显子8第274-285位点,该位点突变既往未见报道。c.1249delCCCCACCCCCAC位于1NF2表达分子invertedformin重要的Diaphanous抑制结构域(DID)编码区。结论INF2基因外显子8上的杂合缺失突变可能是该家系AD-FSGS患者的致病原因,c.1249delCCCCACCCCCAC是引起AD-FSGS的一种新型突变。

  • 标签: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缺失 测序 INF2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B超联合FISH实验室诊断技术分析胎儿稽留流产与染色非整倍体关系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广西267例B超诊断为稽留流产孕妇的胎儿绒毛组织行13,16,18,21,22,X,Y染色数目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中,染色数目异常95例,异常率35.6%,数目异常以三最常见,其次为四,少见部分单体;异常病例样本中存在多种染色混合嵌合体现象,如混合嵌合三(2n+1/2n),混合嵌合四(2n+2/2n),混合嵌合单倍体、三、四(2n-1/2n+l/2n+2/2n)等;稽留流产与患者年龄、流产史、孕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染色数目异常与染色混合嵌合均是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同时稽留流产发生与患者高龄、多次流产史、早期妊娠密切关系。

  • 标签: 稽留流产 FISH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高龄孕妇 流产史 早期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男性不育患者染色及AZF检查结果,了解男性不育因素中遗传因素所占的比例。方法对前来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不育男性进行外周血染色、AZF基因检查,分析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2790例不育男性患者,发现509例染色异常,染色异常率为18.24%(509/2790)。发现304例患者AZF有缺失,AZF缺失率为10.90%(304/2790)。其中6例染色异常合并AZF缺失,主要的遗传因素在男性不育因素中占28.92%。结论遗传因素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不育男性以克氏症患者最多见;Y染色q11缺失可能合并AZF缺失。

  • 标签: 男性不育 遗传病因 染色体异常 Y染色体微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的表型与染色核型异常的关系,分析染色畸变的频率分布和类型。方法选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核型异常的染色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40例患者经分析出现106例核型异常染色,检出率为12.62%,其中常染色异常51例,占48.11%,性染色异常55例,占51.89%。临床表现多为性生殖器发育不良、原发或继发闭经、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无精、少精等症状。结论染色核型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患者若久治不愈,可检查染色的核型,以尽早发现不孕原因,对症治疗。

  • 标签: 不孕不育 染色体 核型异常
  • 简介: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四倍诱变率最高,达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幼苗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妊娠早期颈项透明层(nuchaltranscency,NT)增厚与染色异常的相关性,评价NT增厚胎儿的围产结局。方法以相同头臀径胎儿的第95百分位数作为NT增厚的标准,收集从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早孕期(11-136周)筛查的8712例孕妇中NT增厚的回顾性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产前检查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情况,新生儿随访至出生后6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不同NT值与胎儿围产结局的关系。结果200例NT增厚病例中2例自然流产,5例染色异常,2例重型地中海贫血,3例心脏结构异常,10例其他结构异常。胎儿异常率为11%,胎儿染色异常率为2.5%。结论NT增厚与染色异常及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胎儿NT越厚,胎儿异常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显著增加。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染色体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者1365例,均为单胎,孕周(19.1±5.8)周,按照孕妇年龄及血清学筛查结果分为唐氏综合征筛查(唐筛)高危组、高龄组和其他原因组3组由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南湘雅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合作开展的"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进行序列分析,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羊水穿刺及胎儿染色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阴性者行电话随访其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①3组孕妇共计1365例均成功完成游离胎儿DNA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共33例,包括21三19例、18三8例、45,X6例。其中唐筛高危组检出21三8例、18三7例、45,X4例;高龄组检出21三9例、18三1例、45,X2例;超声侧脑室增宽检出21三1例、鼻骨缺失检出21三一例。②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异常的33例孕妇中,2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及染色核型分析。19例21三体检测阳性者1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17例染色核型均为47,XN,+21,另1例核型为46,XN(70)/47,XN,+21(10),最后经胎儿脐血染色检测为46,XN,随访新生儿正常。胎儿鼻骨缺失发现时已24周,无创检出21三,行脐带血检测结果为异位型21三,核型46,XX,der(21;21)(q10;q10),+21。结果检出率100%,准确率94.4%。8例18三体检测阳性者中有7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7例核型为47,XN,+18;两者结果完全一致,另l例拒绝羊水穿刺,引产中发现胎儿全身水肿。③6例45,X检测阳性者中有3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2例核型为45,X,1例为46,XX(出现了假阳性),另3例拒绝羊水穿刺,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无法统计。④3组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阴性者1312例,经电话随访,截止至2012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 染色体 无创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费城染色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VDP(长春新碱、蒽环类、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L(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方案诱导化学治疗(化疗)的12例Ph+ALL患者。初始诱导缓解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进行巩固化疗.并加用伊马替尼(400-800mg/d),与化疗同步或交替应用。初始诱导失败患者及巩固治疗期间复发患者应用Hyper-CVAD/LALA(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进行再次诱导。所有患者缓解后经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v)或改良Bu—Cv方案预处理后进行allo—HSCT。部分患者干细胞回输后2~3个月始继续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12例患者移植前均获得血液学缓解、7例获得分子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CR)1期9例、CR2期2例、初发难治性1例。移植前11例患者应用伊马替尼;移植后5例患者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4例应用伊马替尼、1例应用达沙替尼。中位随访时间12.7(3-54)个月,7例患者生存.3例患者死于疾病复发.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植入,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66.7%±13.6%;2年累计复发率40.6%±16.0%;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16.7%±10.8%。首次缓解(CRl)后移植治疗的2年总生存率70.0%±14.5%;2年累计复发率40.0%±18.2%;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20.0%±12.6%。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能会使更多患者获得缓解.从而有机会进行allo—HSCT。CR1的生存获益更大。allo—HSCT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Ph+ALL患者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应用酶解去壁法制备蝴蝶兰染色标本,对供试材料的选取、预处理方法、酶解时间和温度加以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换盆后14~20d的盆苗嫩根根尖分裂活性最高、中期分裂相较多.剪取长1cm左右的根尖用O.002M的8-羟基喹啉在18℃预处理4h,卡诺固定液固定2~24h,再用4%纤维素酶和1%果胶酶的混合酶液在25℃下酶解1.5h,能获得高质量的制片,染色在载玻片上分散良好、形态清晰.

  • 标签: 蝴蝶兰 染色体 酶解去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