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尿培养标本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所接收的156例需要进行尿培养的患者,将156例患者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尿培养流程进行,而观察组患者是在常规尿培养的前提之上再结合护理干预。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结果得出,在常规尿培养流程进行中融入护理干预,对于提升尿培养标本合格率有着显著成果。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提升住院患者尿培养标本合格率的效果有着非常显著的成效,通过在整个尿培养标本留取环节中开展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增强住院患者尿培养标本的精准度,从而保障了接下来针对患者所开展的治疗更加的精准与及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菌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提高方法。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我科共接收2036例各类细菌检验标本。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18例)和对照组(1018例),其中对照组标本采用传统的标本采集法,观察组则采用我院制定的规范标本采集法,对两组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伤组织标本上合格率,血液标本合格率,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优良率上占比,合格率上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标本采集法在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处理方法均有所改进,可以大大的提高标本检验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对尿液标本合格率的影响。方法依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在我院就诊需进行24h尿液检测的就诊人员100例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采集24h尿液标本方法进行采集标本,观察组就诊人员使用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24h尿液标本,比较对照组尿液标本与观察组尿液标本合格率情况。结果对照组采集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8%,明显高于观察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4%,且二者进行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能有效降低采集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在降低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QCC手法进行原因分析、现况把握、真因寻找、目标设立,寻找耳鼻喉科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的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督促落实,将改进成果标准化、制度化。结果耳鼻喉科住院患者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由活动前的3.32%降低到活动后的1.69%,目标达成率为98.8%。活动前后比较试管使用知晓率由55.8%提高到93.3%、运送标本时间由平均71分钟送达降低到36.5分钟送达、病员未在病房错过采血时间由8人次降低到4人次、结论运用QCC手法进行质量改进,能降低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时为患者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提高血标本合格率中采取品管圈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数据计算涉及的资料为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实验组;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不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参照组,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率、检验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率88.0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检验合格率98.00%,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实验组血标本检验质量评分(89.21±3.54)分高于参照组检验质量评分(78.51±5.65)分,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结论准确且及时报告的前提是正确采集标本,以便于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加强临床检验标本转运过程中信息化监控, 根据检验标本信息闭环管理中的节点数据,分析检验标本转运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检验分析前标本转运合格率。方法 统计医院临床检验标本2021年1-6月标本转运中存在的问题及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作为对照组,对2022年1-6月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统计作为实验组,统计应用PDCA的方法,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以便促进标本转运过程中标本的完整性、准确性,并统计不合格标本例数进行对照分析。实施多科室联合管理、配送流程再细化、信息系统更完善等一体化管理措施。结果 实施闭环管理系统,检验标本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改进后,实现了标本实时监控,全程可追溯。标本转运节点信息追溯能够发现标本转运中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管理降低了标本漏扫码率,提高标本转运速度及合格率。结论 临床检验信息闭环的优化与管理改进保证了标本转运的准确性,减少了标本转运环节的差错,该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使工作流程更加优化,节省转运人员和护士对标本交接时间,杜绝了手工录入的错误发生率,实现了标本全程管控和可追溯的标本流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