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结痂性膀胱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例结痂性膀胱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等,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男,62岁,输尿管结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经实验室、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诊断考虑为结痂性膀胱,行钬激光碎石+膀胱病损等离子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结痂性膀胱较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依靠影像学联合膀胱镜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治疗上包括抗感染、酸化尿液和病灶刮除等对症治疗,本研究采用的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膀胱病损黏膜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庆大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明显,对于结痂性膀胱患者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

  • 标签: 结痂性膀胱炎 钬激光碎石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腺性膀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腺性膀胱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进行超声与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和CT在患者病灶表现上,比较相似,但CT对病灶形态的判断上,显著优于超声(P<0.05),超声检查80.0%(32/40)病灶乏血液供应,增强CT检查93.3%(28/30)轻度强化。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9%、38.1%、47.6%,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操作简单、快捷,无创,能够对病灶进行多角度观察,对早期腺性膀胱的发现有重要作用,其特征性表现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明确诊断。

  • 标签: CT诊断 腺性膀胱炎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9例女性腺性膀胱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分别采用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及单纯经尿道电切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及症状变化程度。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常规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77%,显著低于常规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复发率、复发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电切 灌注 女性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尿路感染与腺性膀胱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腺性膀胱患者75例,同时取健康体检65名,对两组尿液细菌定量培养,并做尿细菌计数比较,分析下尿路感染与腺性膀胱关系。结果尿液细菌学检查,对照组患者标本中,有意义菌尿、可疑标本分别为2例、4例,分别占3.08%(2/65)、6.15%(4/65),腺性膀胱患者标本总,有意义尿菌、可疑标本分别为14.67%(11/75)、20.00%(15/75),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检查者尿液标本经过细菌培养,以埃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为主,对比尿菌落计数结果,尿菌落计数结果腺性膀胱组患者计数结果较高,无菌率低,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尿液病毒检测,检出阳性率腺性膀胱组4.00%(3/75),与对照组3.08%(2/6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性膀胱发病与下尿路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特别大肠杆菌感染,更可能增加腺性膀胱发生率。

  • 标签: 下尿路感染 腺性膀胱炎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腺性膀胱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泌尿外二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腺性膀胱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循证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0例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hII级至III级疼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腺性膀胱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循证护理 腺性膀胱炎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将舒适护理干预实施于高危腺性膀胱患者的术后护理中,观察患者的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所收入及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危腺性膀胱患者纳入此文数据研究中,参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予以分组,将术后舒适护理干预予以实验组患者(n=30),将术后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参照组患者(n=30),观察及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总计值、护理满意总计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总计值、护理满意总计值显著由于参照组患者,P<0.05,形成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结论在高危腺性膀胱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体现良好效果。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高危腺性膀胱炎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膀胱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通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膀胱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为一种低度恶性的少见肿瘤性病变,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可确诊,免疫组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采用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随访。

  • 标签: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优质护理在腺性膀胱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腺性膀胱患者,参照随机数表法,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腺性膀胱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腺性膀胱炎 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22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方法对最近一年我院接收的10例腺性膀胱合并有困难输尿管开口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2.5min,其中用时较短的患者手术时间为37min左右,用时较长的患者在203min左右。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27mL,其中出血量较少的患者为20mL,较多的患者为50mL。在术后2天对患者进行腹部平片复查,结果显示患侧双J管位置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异常情况出现。结论对腺性膀胱手术采用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有着较好的效果,此方式安全性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在临床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电切镜 输尿管镜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氏骨痛贴对小鼠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足跖皮下注入1%琼脂致法和热板测痛阈值法,结果金氏骨痛贴在抗试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足跖部厚度差比较20min、40min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镇痛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实验组20min时间点痛阈值提高百分率>30%,可判定有镇痛作用。结论金氏骨痛贴有明显的抗镇痛作用。

  • 标签: 金氏骨痛贴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 简介:法国一位摄影师拍到一只控球能力超强的小老鼠。这只小老鼠把一只小足球顶在头上和鼻尖上玩耍。用鼻尖顶着球时,它还左右摇摆起身子来,可小足球依然稳稳地停在鼻尖上,真是太有趣了。这只小老鼠真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控球明星了。

  • 标签: 足球 小鼠 老鼠 摄影师 动物界
  • 简介:《书虫小鼠》是一本儿童小说。它的作者萨姆·萨维奇的代表作,想知道一只老鼠是怎么学会阅读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 标签: 小鼠 儿童小说 学会阅读 代表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 130例进行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 116例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病例均选自 2013年 6月— 2016年 6月期间,根据不同的尿道改流方式分为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组以及回肠膀胱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排尿次数等情况。结果 选取的患者均進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住院期间,进行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4例发生并发症,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9例发生并发症。回肠膀胱术尿道改道的方法在手术时间( 5.3±1.3) h,手术出血量( 195.74±15.26) mL,住院时间( 26.5±5.4) d,手术后排尿次数( 5.5±1.7),并发症的发生( 16.38%)中与直肠代膀胱( 3.5±1.2) h,( 153.54±14.26) mL,( 21.5±5.3) d,( 9.4±1.5),( 10.76%)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发生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患者实行全膀胱切除手术效果良好,尿道改流中直肠代膀胱优于回肠膀胱术。  

  • 标签:    [ ] 全膀胱切除 直肠代膀胱 回肠膀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取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对于膀胱痉挛症状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11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冲洗液温度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55例。研究组使用30~34℃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参照组使用20~24℃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痉挛持续冲洗时间、发生次数以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膀胱痉挛发生率6例(10.91%)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0例(0%)均低于参照组17例(30.91%)、4例(7.27%),研究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发生次数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使用30~34℃的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能够降低膀胱痉挛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膀胱痉挛的持续冲洗时间和发生次数。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冲洗液 温度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对于深度浸润、局部切除术后肿瘤多次复发和膀胱三角区、颈部肿瘤的患者,建议行膀胱全切及膀胱重建术,回肠膀胱术(Bricker’soperation)是膀胱重建最常应用的术式之一,即输尿管回肠皮肤造口术,是一种不可控的永久性的尿流改道术式。

  • 标签: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TURBT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2.50%,显低于常规组的17.50%(P<0.05)。实验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膀胱痉挛、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继发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应用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导管护理要点不同的比较,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为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讨论了术后导管护理不同并作比较。结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0例全部治愈。2例出现发热。发热几天后经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后治愈。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3例全部治愈。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经新膀胱功能锻炼后能自行解尿。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各种导管比较多。左右输尿管支架、回肠膀胱引流管、回肠膀胱造瘘口等。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尿管的护理,膀胱功能的锻炼是手术护理的关键,生活质量有了保证。

  • 标签: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术式 术后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在国内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鼠在实验室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为探究小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鼠的应用优势、应用以及基因改造相关技术,以期可为后期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小鼠 遗传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