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变化对糖尿病肾病(DN)不同分期患者血浆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临床期DN组;另设对照组10例;检测其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尿α1微球蛋白(MG)及β2-MG的水平。分析其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及其在DN早期高滤过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浆ADM水平随DN进展而逐渐上升;血ADM与小管间质损伤标志物尿α1-MG、β2-MG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肾脏血流动力学紊乱中,ADM在小管间质病变的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1例31岁女性患者因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美沙拉嗪1 g口服、3次/d治疗。治疗前血清肌酐(Scr)78 μmol/L。5个月后血尿素(BUN)8.3 mmol/L,Scr 185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1 ml/(min·1.73 m2)。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示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球性硬化。考虑可能为美沙拉嗪所致肾损伤,停用该药。停药26 d后,BUN 4.0 mmol/L,Scr 130 μmol/L,eGFR 47 ml/(min·1.73 m2),加用醋酸泼尼松30 mg/d,2个月后减量至15 mg/d。复查示BUN 5.5 mmol/L,Scr 93 μmol/L,eGFR 71 ml/(min·1.73 m2)。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泪小管阻塞患者共90例,根据泪小管阻塞长度分为≥5 mm组(A组)与<5 mm组(B组),每组各45例。均行改良泪小管置管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A组治愈29例(64.44%),有效10例(22.22%),无效6例(13.34%);B组治愈31例(68.89%),有效13例(28.89%),无效1例(2.22%),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 P=0.045)。结论改良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阻塞临床效果确切,对阻塞长度<5 mm者疗效优于阻塞≥5 mm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小管切开合并窥镜下泪道激光置管治疗泪小管炎的护理临床观察。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6月住院治疗的35例(35只眼)泪小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结果泪小管炎35例(35只眼)均治愈,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采用泪小管切开+泪道窥镜下泪道激光+泪道成形+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以较小的创伤和优质的护理取得最佳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泪小管吻合法在治疗泪小管断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43例泪小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43例泪小管断裂患者经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治疗后,治愈39例(90.7%),好转3例(7.0%),无效1例(2.3%)。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无创口、泪小管、泪小点裂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泪小管吻合法治疗泪小管断裂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促进泪道排泪功能的修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操作较为简便,适宜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环形支撑管置管术治疗深部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深部泪小管断裂58例(58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泪小管逆向置管联合远端支撑管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硅胶支撑管置管术。术后随访(53.36±27.43)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年龄9~76(39.52±14.86)岁,下泪小管深部断裂52例,上泪小管深部断裂5例,上下泪小管均断裂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以泪小管逆向置管联合远端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支撑管置管术治疗深部泪小管断裂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无法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发现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