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1年中天勤事发后,相关的监管政策导致审计师在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的同时,需要承受来自客户的更大压力。在监管政策带来的双面夹击下,审计师报告决策的谨慎性将朝着哪个方向移动?采用1999至2002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在相关监管政策出台之后,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明显下降,同时,审计师对于不同方式的盈余管理采取了差别报告策略。总体看来,审计师报告决策的谨慎性是下降而不是上升了。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审计意见决策的谨慎性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小所的下滑幅度要快于大所,本地所要快于非本地所。本研究为理解监管政策在形成审计意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帮助。
简介:摘要:审计质量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综合实力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若想更好地“做大做强”,事务所就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提高审计质量。近年来,基于政策和市场双重力量的驱动,我国涌现了许多事务所合并案例,这些合并扩大了事务所的规模,展示了品牌,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上市公司审计需求。但“做大”并不意味着“做强”,审计业务的增长很可能是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取得的。过往研究也表明,在总分所治理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分所出于自身局部利益的考量,容易以降低审计质量的方式来承揽客户,审计质量与分所的业务增长显著负相关。究其原因,很多事务所合并和设立分所只是为了提升事务所的资质,在招投标等方面满足政策的规定,并没有充分的动机在合并后改善事务所的总分所治理水平。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加强特定实体审计监管提高资本市场审计质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简介:本研究观察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在审计意见变通行为上的博弈过程。首先,本文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倾向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行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该发现支持证券监管部门对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的关注及相关政策(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底发布14号文)的必要性;其次,本文通过对14号文政策效应的初步检验,并未发现该政策对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在逞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之间的选择行为上显示出显著的遏制效果;同时,在2001年度审计,按上市客户数量排名前1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整体上反而表现出吡中小型事务所更强的审计意见变通倾向。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不良执业环境对注册会计审计报告行为的显著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关监管政策在短期内尚难以充分发挥其预期效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需要综合治理。
简介:[摘 要]扶贫工作是关系社会公平公正和贫困群众民生的根本大事。当前国内很多贫困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扶贫工作来解决。尽管党和国家高度关注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也致力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但由于我国导致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使得扶贫难度比较大,不同地区依然面临较为严峻的脱贫形势。而目前国内很多扶贫专项资金存在着扶贫目标偏离、扶贫项目收益不理想、扶贫对象范围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还有大量的扶贫资金闲置,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因此,针对当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情况进行审计工作研究,对顺利开展扶贫工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简介:在声誉和赔偿等机制的作用下,如果高业务量的审计方将因机会主义行为而损失更多,则会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从而产生审计业务量效应。本文则试图为监管引致的审计业务量效应提供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当监管方为保护投资者而集中取缔违规者的从业资格,不仅惩罚了已有的错失,还示范了审计业务量和机会主义成本的正相关性,即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将导致所有的市场业务的丢失,从而激发审计方业务量和其后续机会主义概率的关联性。在此理论预期下,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当“从业资格取缔”型监管事件发生,审计方的业务量越高,其客户公司的短期超额回报也更高,暗示当监管通过抑制未来的机会主义概率而对投资者形成保护时,激发了审计方的业务量和机会主义审计行为的关联度的信念,投资者根据审计业务量调整了对客户公司的价值预期。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监管的“惩前治后”的示范性质和其引发审计业务量效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