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卵巢肿瘤MRI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卵巢肿瘤治疗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这60例卵巢肿瘤患者实施MRI定量诊断,并且根据MRI影像结果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这60例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MRI定量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91.7%,其中诊断准确率最高的两种肿瘤疾病为卵巢癌和卵巢颗粒细胞瘤。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MRI定量诊断,在临床效果上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并不大,由此可见MRI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提高了患者的诊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卵巢肿瘤 MRI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到我院接受卵巢肿瘤治疗的患者中任意选择 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这 60例卵巢肿瘤患者实施 MRI定量诊断,并且根据 MRI影像结果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这 60例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 MRI定量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 91.7%,其中诊断准确率最高的两种肿瘤疾病为卵巢癌和卵巢颗粒细胞瘤。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 MRI定量诊断,在临床效果上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并不大,由此可见 MRI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提高了患者的诊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目的定量分析动态增强MRI诊断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各参数指标,探索各参数的最佳阈值。方法分析30例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及30名健康女性腺垂体动态增强MRI,比较泌乳素微腺瘤与正常腺垂体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形态、达峰时间、强化率、强化斜率。采用ROC法确定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诊断阈值,并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当以达峰时间66s作为诊断阈值时,其敏感度为76.70%,特异度为84.40%;以强化斜率为2.015作为诊断阈值时,其敏感度为88.50%,特异度为67.10%;达峰时间、强化率、强化斜率联合诊断的诊断点为0.566时,其敏感度92.20%,特异度87.53%。结论可将动态增强MR扫描达峰时间66s、强化斜率2.015及达峰时间、强化率、强化斜率联合诊断点为0.566作为诊断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参考阈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定量动态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依据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良性、恶性及正常组,分析三组之间DCE定量参数值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22例患者纳入分析,良性病灶5个,恶性病灶13个,对侧正常对照组织16个,良性与恶性之间,容量转移常数(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表现为恶性>良性;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olume of 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per unit volume of tissue,Ve)表现为良性>恶性,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DCE定量参数值差异不显著,其具体诊断价值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检测。
简介:摘要虽然头颈部结构微细复杂,但高分辨率MRI显著提高了头颈部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本文论述了定量MRI在视神经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视网膜母细胞瘤侵犯筛板后视神经、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甲状腺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涎腺多形性腺瘤、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等头颈部疾病的显示与评估、鉴别诊断、分期与分级、疗效评估与预测、预后预测以及发生机制研究方面的作用,并阐明了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解决思路。未来建议严格做好临床研究设计,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照统一的诊断、评估和预测标准,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全国多中心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提升定量MRI在头颈部疾病诊疗中的价值,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提高诊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医院经病理大切片诊断为前列腺癌的25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前列腺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DWI和合成MRI。病理上定义4种前列腺病变类型:前列腺癌、间质增生结节、腺体增生结节和前列腺炎。与病理大切片对照,在DWI和合成MRI分别测量病灶的ADC和T1、T2、质子密度(PD)值。移行带前列腺癌病灶与间质增生结节和腺体增生结节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外周带前列腺癌病灶与前列腺炎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前列腺癌和其他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前列腺癌与其他良性病变之间T1、T2、PD和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移行带前列腺癌T1、T2、ADC值低于间质增生结节(P=0.041、0.030,<0.001)和腺体增生结节(P均<0.001)。移行带前列腺癌PD值低于腺体增生结节(P=0.040)。外周带前列腺癌T1、T2、PD、ADC值低于前列腺炎(P<0.05)。对于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间质增生结节,ADC值的AUC(0.943)高于T1值(0.691,P=0.001)、PD值(0.555,P=0.002)和T2值(0.754,P=0.016)。对于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和腺体增生结节,T1、T2、ADC值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PD值(P=0.001)。对于鉴别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T1、T2、PD和ADC值之间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与其他良性病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MRI的多定量参数对腰椎间盘变性级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腰痛接受腰椎MRI的患者,共纳入85例患者的414个腰椎间盘。对合成MRI图像进行后处理,生成T1、T2及质子密度(PD)mapping 3组定量序列。由两名医师分别测量L1~S1的椎间盘前纤维环、后纤维环及髓核的T1、T2、PD值,采用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Pfirrmann级别椎间盘间各定量参数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不同级别的效能,并以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各椎间盘的定量伪彩图的颜色随着椎间盘变性级别的升高而变化,这种变化与T2WI信号减低相对应。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髓核的ICC值最大,均>0.900,其次是前纤维环,ICC均>0.700,后纤维环最低,但ICC均>0.600。相邻Pfirrmann级别间分析结果显示PfirrmannⅠ和Ⅱ级间的髓核T2值(P=0.004)和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firrmann Ⅱ和Ⅲ级间髓核T1、T2及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firrmann Ⅲ和Ⅳ级间髓核T1、T2及PD值(P均<0.001),后纤维环T1(P=0.025)及PD值(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irrmann Ⅳ和Ⅴ级间髓核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髓核T2值诊断PfirrmannⅡ与Ⅲ级、Ⅳ与Ⅴ级的AUC高于PD值(Z=2.443、3.591,P=0.015、<0.001)。结论合成MRI技术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变性的Pfirrmann级别,其中髓核T2值是重复性好、诊断效能较高的定量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Dixon-MRI和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MRI)定量参数对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33.88±8.30)岁,行肾脏Dixon-MRI和BOLD-MRI检查,记录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压等基本信息,测定血清学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根据是否存在MetS,分为MetS组(24例)和非MetS组(18例)。测量肾脏皮质、髓质的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和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apparent relaxation rate,R2*),分析组间差异,探讨肾脏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R2*、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2-IR,HOMA2-IR)间的相关性以及比较Dixon-MRI和BOLD-MRI定量指标在轻度肾损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MetS组肾脏皮质FF值(4.21%±0.79%)显著高于非MetS组(2.51%±0.75%),P<0.001;MetS组肾髓质R2*值(27.02±1.38 s-1)显著低于非MetS组(31.29±1.17 s-1),P=0.008,但两组间肾髓质FF值和皮质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后,两组间肾皮质FF值及髓质R2*值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及0.035)。校正年龄后,肾脏皮质FF值与eGFR呈负相关(r=-0.37,P=0.017),与Scr、HOMA2-IR呈正相关(r=0.39,P=0.012;r=0.34,P=0.026),肾脏髓质R2*值与eGFR、Scr无相关性(r=-0.25,P=0.119;r=0.27,P=0.086)。肾皮质FF鉴别肾功能正常和轻度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7%、85.7%和71.4%。髓质R2*鉴别肾功能正常和轻度肾功能损伤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50.0%和89.3%。结论Dixon-MRI和BOLD-MRI均可无创定量检测MetS相关潜在或早期肾损伤,但是肾皮质FF或许更具有评估MetS相关潜在或早期肾损伤的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5例,术前均行颈部DCE-MRI增强检查,获取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和非定量参数: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nitial area under the gadolinium curve,IAUGC)、最大增强斜率(maximum slope of increase,Max Slope)、对比增强比率(contrast enhancement rate,CER)以及时间-信号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Fisher检验分析两组间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通过绘制ROC曲线来评价DCE-MRI中的各参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的诊断效能。结果在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12个(良性组),恶性结节34个(恶性组),良性结节:平均Kep、Ktrans、Ve值分别为(3.63±2.83) min-1、(1.41±1.01) min-1、(0.48±0.19) min-1;恶性结节分别为(2.70±2.42) min-1、(1.23±1.23) min-1、(0.51±0.22) min-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良性结节:Max Slope、CER、IAUGC值分别为(0.10±0.10) s、(2.04±0.67) s、(0.78±0.38) s,恶性结节分别为(0.07±0.10) s、(1.55±0.67) s、(0.94±0.67) s,且两组间CER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对于区分良恶性结节的最佳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75、0.6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TIC曲线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多表现为Ⅱ型曲线,良性结节多表现为Ⅲ型曲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DCE-MRI中的半定量参数(CER)及TIC曲线类型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初步数据显示基于DCE-MRI的定量参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价值有限,尚需要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简介:摘要炎症、结核、肿瘤及转移等因素均可导致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准确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恶性淋巴结新生血管的生成是恶性淋巴结的发生及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一种利用小分子钆对比剂来评价微血管通透性的功能成像方法,能够通过半定量及定量参数准确地反映良恶性淋巴结通透性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全面的诊疗信息。作者就国内外近五年,DCE-MRI半定量及定量分析在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简介:目的:评估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MR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前均未经任何治疗。均于术前行DCE-MRI,用Omni-Kinetics专用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同时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等定量参数,以及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浓度(MaxConc)、最大斜率(MaxSlope)等半定量参数。对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定量、半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术后病理T、N分期的差异,判断各参数的诊断价值。应用ROC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在T、N分期中的最佳诊断界点及敏感性、特异性。根据TNM对患者进行分期。结果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Ktrans值[(0.28±0.14)min-1vs(1.33±0.86)min-1]、Kep值[(1.41±0.67)min-1vs(3.56±0.72)min-1]、MaxConc(0.17±0.02vs0.29±0.09)、AUC(0.11±0.07vs0.23±0.1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0、-11.359、-2.487、-2.803,P值均〈0.05)。在T分期为T1~2的早期组与T3~4的晚期组间Ktrans值[0.66(0.12~1.35)min-1vs2.15(0.84~2.96)min-1]、Kep值[2.51(0.12~5.65)min-1vs4.05(3.18~6.68)min-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077、-2.281,P值均〈0.05)。N分期中,淋巴结无转移组的Ktrans值(1.01±0.73)、Ve值(0.29±0.18)、TPP(0.93±0.35)均低于转移组(1.75±0.84、0.54±0.29、1.1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33、-2.832、-2.496,P值均〈0.05)。结论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判断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直肠癌的术前T、N分期方面和病理有较高的相关性,对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多定量序列与临床疼痛及功能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腰椎MRI的腰痛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龄18~42(32.18±3.24)岁。根据疼痛时长分为急性下腰痛组45例(疼痛时长≤12周)和慢性下腰痛组75例(疼痛时长>12周)。获取L1/2~L5/S1范围内椎间盘前纤维环、后纤维环、髓核及椎旁肌肉的T1、T2及PD定量值。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VAS评分、ODI评分的统计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VAS评分、ODI评分与临床资料、前后纤维环、髓核及椎旁肌肉T1、T2及PD定量值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Pfirrmann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髓核处T1、T2值,前纤维环T1值及腰大肌处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下腰痛组VAS评分、ODI评分与Pfirrmann分级呈明显正相关,VAS评分与多裂肌处T2值呈正相关,ODI评分与体质量指数、后纤维环的T2值呈明显正相关,与髓核的PD、T2、T1值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慢性下腰痛组中,VAS评分与后纤维环的PD、T1值呈正相关,ODI评分与后纤维环的T2值呈明显正相关(r=0.414、0.219、0.196,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及椎旁肌肉的PD、T2、T1值与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相关。PD、T2、T1值对评价腰椎间盘退变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定量评估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ACL-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3月至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40例患者,术中取胫骨端外侧缘前交叉韧带组织送检,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ACL-MD组(19例)和正常组(21例)。膝关节术前行矢状面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T1 mapping、T2 mapping和T2*mapping扫描,分别测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端T1、T2、T2*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ACL-MD组与正常组间弛豫时间的差异。绘制各参数ROC曲线并获得诊断ACL-MD的曲线下面积(AUC),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ACL-MD组前交叉韧带T1、T2、T2*值分别为(1 291.9±273.4)、(54.8±10.6)、(30.6±6.4)ms,正常组为(1 087.0±121.0)、(44.8±7.1)、(20.4±4.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3.473、5.658,P均<0.001)。T1、T2、T2*值诊断ACL-MD的AUC值分别为0.747、0.764、0.912,灵敏度分别为63.2%、63.2%、100%,特异度分别为100 %、95.2%、76.2%。T2*值的AUC大于T1、T2值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4、2.162,P=0.043、0.031)。结论MRI定量成像测量T1、T2、T2*值评估膝关节ACL-MD具有较高的效能,其中T2*值的AUC最大,诊断效能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