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发现,当前我国实施的部分宏观审慎工具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较复杂,政策组合除了相互补充协调外,“政策抵消”和“政策超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宏观审慎政策弥补货币政策缺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宏观审慎工具箱,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工具,提高工具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监管协调作用,探索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补充的逻辑机制,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高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
简介: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单一机构的安全稳健无法保证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因此危机后以宏观审慎为核心的全局监管框架备受关注。本文以金融加速器DSGE模型为基础,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两个角度搭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福利损失函数为核心构建评价体系,识别政策信号源进而确立政策规则,最后通过模拟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两类政策的传导路径、政策外溢以及搭配使用等问题,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金融稳定因素信号源分别为资本资产价格和信贷增量;第二,从传导路径中可以看出,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影响范围广、外溢效果明显,但因其过多地关注金融稳定目标,会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第三,宏观审慎监管以金融稳定为唯一目标,政策传导路径短且外溢效果小;第四,建立分区制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是解决政策外溢、目标干扰、协调搭配问题的有效途径。
简介:通过建立包含房地产市场金融冲击的NK—DSGE模型,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政策机制下金融冲击的脉〉中响应函数可以发现,宏观审慎政策的引入缓和了金融冲击的效应,并且可以同时实现稳定物价和稳定金融系统的目的。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1)金融冲击下,仅对产出缺口和通胀做出反应的政策具有最低的社会福利水平:(2)如果货币政策考虑信贷市场,并同时使用反周期性宏观审慎政策,那么社会福利将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意味着金融冲击下,政府应该积极行使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以及反周期性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政策机制。当前,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利用金融冲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因此,采用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以及反周期性宏观审慎政策将具有相对较好的政策效果。
简介:[摘 要]: 在国际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对金融风险的更新、对金融监管模式的完善已刻不容缓。从国际上来看,巴塞尔委员会在2018年12月发布了最新的第三支柱披露要求,旨在通过监管披露以促进市场纪律完善,并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杠杆率、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关键审慎指标、信用估值调整(CVA)进行更新来应对金融风险的变化;从国内上来看,在18年年底,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执法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不管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上来看,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都是首要推进点。本文主要探究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演进、转变、层次,为我国在新时代的金融监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