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亚型划分,分析Ⅱ患者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1997~2000年就诊的)患者894名,通过影像测量及最小平方和重叠法(ProcrustsSuperimpositiom,PS)进行聚类分析以及亚型划分,分析每组的颅面特征,总结其形成机制.结果聚类分析将样本分出11个具有各自形态特征的类型,并形成各自的图形模板.结论PS重叠法用于形态学分类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主要机制为下颌后缩,并且约60%存在垂直向不调,其中高角病例更加多见.

  • 标签: 安氏Ⅱ类错(牙合) 聚类分析 Procrusts重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Dynamax和Twinblock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Dynamax和Twinblock治疗,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的22项软硬组织分析。结果GoGnSN(°)、Cm-Sn-Ls(°)、S-Ns-Si(°)的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ynamax或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早期治疗II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其软硬组织疗效基本一致。但同twin-block组比较,Dynamax组下颌平面角增大,且Dynamax更适合于同时进行固定矫治治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分类青少年不拔牙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分类病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3个月后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非减数矫治。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唇部软组织指标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结果(1)在唇部各点相对于X、Y轴的线距上,治疗后表现为垂直方向上明显增长(P<0.05)。(2)在软组织角度与线距的测量上,治疗后软组织面凸角与反映唇部突度的鼻唇角、上唇倾角和上下唇突度的变化明显(P﹤0.05),反映了上唇前突和面部侧貌协调性的改善。结论运用快速扩弓扩大牙弓宽度是不拔牙矫治安分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快速扩弓 头影测量分析 安氏Ⅱ类
  • 简介:1分类】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的骨性不调,双期矫治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患者青春期生长发育潜力对颌骨进行生长改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颌骨三维方向上的关系不调。一期治疗使用的矫治器多为功能矫治器(如:生物调节器、肌激动器、双胎垫等)和口外弓头帽。矫治的最佳时机是在患者青春发育高峰期前或高峰期(即替晚期或恒牙早期)。一期矫治后多需要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二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获得稳定良好的骀关系,也可能进行掩饰性治疗改善仍然存在的颌骨间的不调。双期矫治增加了患者的矫治疗程和费用,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 一期治疗 临床研究 牙合 青春发育高峰期 功能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激动器治疗快速生长期1分类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分类患者,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矫治。结果患者覆覆盖基本正常,磨牙达到中性关系,面型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病例选择,矫治器的精确制作,患者的合作是矫治安畸形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肌激动器 安氏Ⅱ类Ⅰ分类
  • 简介:为了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本刊2005起均对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后。标识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主分类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希望有条件查询的作者在来稿时自行标明分类

  • 标签: 中图分类号 期刊文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类统计
  • 简介:目的探讨1分类)正畸治疗前后前牙区槽骨高度改变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分类)62例,其中拔牙治疗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12.63±0.94岁),非拔牙治疗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2.33±1.24岁),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拍摄的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唇舌(腭)侧牙槽嵴顶距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Junction,CEJ)距离,计算槽骨高度改变量,利用SPSS20.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分类)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正畸治疗后前牙区槽骨高度降低牙面数分别达67.31%与66.94%,平均降低量分别为(1.03±2.47)mm与(0.69±4.02)mm.上颌切牙腭侧及下颌前牙舌侧,拔牙组槽骨高度降低量均显著高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唇侧,非拔牙组槽骨高度降低量高于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分类)正畸治疗后前牙区槽骨高度普遍降低,降低量与位、牙齿移动方向以及移动幅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正畸医生应对1分类)患者治疗前不同位的槽骨状况有准确的了解,并合理设计移动方式、方向和幅度,避免不利的牙齿移动导致槽骨高度的显著降低从而危害周健康.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正畸治疗 牙槽骨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改良口外弓Activators治疗替期及恒牙初期1分类伴轻、中度OSA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患儿60例,年龄8~12岁,采用改良口外弓Activators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取分析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及正侧位照片进行测量分析。同时用多导睡眠检测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60例患儿前牙覆覆盖基本正常,颜面侧貌明显改善,磨牙关系为中性,SNA角平均减小1.2°,SNB角平均增大2.7°,U1-SN平均减小8.2°。治疗OSAS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83.33%。结论改良口外弓Activators早起可以有效治疗替期和恒牙列初期1分类,通过前移下颌,间接扩大上气道,改善睡眠。

  • 标签: 改良口外弓Activators 安氏II类1分类 OSAS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拔除#14,#24,#35,#45矫治安1分类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拔除#14,#24,#35,#45矫治安1分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和牙齿咬合关系。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拔牙模式 头影测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畸形患者正中(centric occlusion,CO)位及正中关系 (centric relation,CR)位咬合。方法:收集安畸形患者30例,咬CO位及CR位蜡,上架,记录CR位早接触位、CO位及CR位尖牙、磨牙位置和髁突位置,并测量前牙覆覆盖。结果:CR位早接触多出现在磨牙区;尖牙、磨牙关系从CO位到CR位均发生了远中移动,前牙覆变浅,覆盖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R位髁突位置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分析患者CR位咬合,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

  • 标签: Ⅱ类错合畸形 正中合位 正中关系位 咬合 髁突位置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II^1与II^2[]Boh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探讨两[]在上下颌量关系方面的差异。方法以II^1[]129例,II^2[]8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计算Bohon指数,再根据Bohon指数正常值获取上颌Bohon不调量。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II^2[]全Bohon指数比值(0.92±0.02)大于II^1[](o.9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而两[]间前牙Bohon指数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②II^1[]前牙Bohon不调量(1.05±0.96)大于II’(0.7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而全Bohon不调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4)。结论两骀在Bohon指数及Bohon不调量方面存在差异,在治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 标签: 安氏II^1错[牙合] | BOLTON指数 Bolton不调量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23岁.主诉:“上前牙前突”求治.二、临床检查1.口外检查:面部对称,垂直向比例正常,上唇前突.2.口内检查:口腔卫生尚可;恒牙列,36残根,26伸长,46残冠,双侧磨牙、尖牙远关系.前牙覆盖10mm,深覆()Ⅲ度,上前牙有散在间隙,11、21、22树脂充填修复,21死髓,牙冠变色,下前牙Ⅰ度拥挤,上列中线左偏1mm,37、47临床牙冠较短,第三磨牙均未萌出(1).3.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压痛、弹响,开口度及开口型未见明显异常.4.无口腔不良习惯史,全身状况良好,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无家族遗传史.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上颌第二磨牙 全身系统性疾病 牙矫治 下颌第 上前牙前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外弓推磨牙在治疗Ⅱ-1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在不拔牙的治疗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Ⅱ-1畸形的患者进行矫正治疗。结果在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实验组口外弓推磨牙的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1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结论在此次结果显示,口外弓推磨牙的不拔牙的方式在治疗Ⅱ-1的效果较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值得应用。

  • 标签: 口外弓推磨牙 治疗 安氏Ⅱ-1类错牙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正畸、修复治疗对治疗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124例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口腔正畸、修复治疗联合诊治,对照组通过一般的口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病患的 SNA和 SNB的治疗效果明显好转,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同时,实验组病患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改善显著, p<0.05。结论:在治疗畸形时,使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患者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正畸修复治疗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列早期III分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以下颌后缩为主恒牙列早期III分类患者,采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结果与矫治前相比,Spee曲线整平,SNA、SNB、ANB、U1-NA、UI-SN、U1-NI、L1-MP、LI-NB等在正常值范围内或接近正常范围。结论以下颌后缩为主III分类畸形患者经双期矫治后面型明显改善,覆、覆盖正常,尖牙、磨牙中性关系,咬合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Twinblock 矫治 固定矫正 安氏II 类I 分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
  • 简介:目的研究Ⅱ1[]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状况的变化,借以评价正畸治疗对咬合接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对Ⅱ1[]咬合稳定重建的可靠程度及时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8—2012年来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Ⅱ1[]患者30例,用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记录患者矫治前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力中心点位置(COF)、[]力中心点的最大位移(MMCOF)、闭合时间(TO),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Ⅱ1[]患者矫治后TOF高于矫治前(P〈0.01);矫治后COF距上颌中线的距离与矫治前相比减小(P〈0.01);矫治后AOF、MMCOF、TO均低于矫治前(P〈0.01)。结论正畸治疗能够改善Ⅱ1[]患者的[]力水平及平衡性;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准确的显示咬合接触状态,其测量结果可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 标签: 安氏Ⅱ1错 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接触 力中心点 咬合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腭部微螺钉种植支抗+改良腭弓在畸形矫治推上颌磨牙远移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患者,采用在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腭侧植入微螺钉种植支抗,配合改良腭弓推上颌磨牙远移,上下颌直丝弓固定矫治,改善磨牙关系,解除前牙拥挤和前突,矫治前后拍摄口腔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取研究模型,进行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并做统计学分析。矫治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综合分析评价矫治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矫治,推磨牙远移时间平均为4~6个月,磨牙远移量平均为(4.23±1.08)mm/侧,LU6-b(°)倾斜度平均为(0.13±1.16)°,RU6-b(°)倾斜度平均为(0.18±0.79)°,矫治时间平均为20个月,矫治后面型良好,咬合关系正常,头影测量分析UI-NA角度平均减少(10±2.04)°,UI-NA距离平均减少(3±0.78)mm,UI-SN角度平均减少(9.5±3.01)°,患者满意度100%。经t检验SNA(°)、SNB(°)、ANB(°)、MP-SN、UL6-b(°)、UR6-b(°)治疗前后值无明显差异(P>0.05),UI-NA(°)、UI-NA、UI-SN(°)、U6-a治疗前后值差异明显(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改良腭弓推上颌磨牙远移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不完全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磨牙整体远移,减少正常牙齿的拔除,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螺钉种植支抗 改良腭弓 安氏Ⅱ类错牙合 推上颌磨牙远移
  • 简介:摘要:针对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涉及内容多、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等实际问题,提出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信息安全保密教学法。以“物理安全保密”一节为例,阐述了创设真实情景、设计递进任务、促进课堂参与、课程即时评价的教学实施方案,最后说明了任务驱动法在信息安全保密课程上的成效。

  • 标签: 任务驱动 信息安全保密 物理安全保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骨性[]患者早期治疗的预后预测指标,为临床筛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0例成人及青少年分成5组,正常[]成人组20例,正常[]青少年组20例,骨性[]成人组28例,早期骨性[]治疗组24例,早期骨性[]治疗失败组8例。在头颅侧位定位片上测量腭平面角、面角、AB平面角、APDI值、ODI值、KIX值。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KIX的平均值在1.2以下。早期治疗组患者治疗前KIX值均值为1.51,治疗后KIX值均值减小为1.36。早期治疗失败的患者KIX值均值为1.81,治疗后为1.83。各组间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KIX指标临界值为1.5,可作为早期治疗和延期治疗的初步筛选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头影测量 APDI O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