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孤独,又叫自闭,是一类以严重社交与沟通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行为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病因未明,无特效药,难以治愈,行为表现伴随终生。孤独的孩子由于患病,无法和同龄的伙伴正常的交流,不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的心愿,患孤独的儿童群体脆弱、敏感,需要悉心照的。目前,对于孤独儿童的来说,光是进行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做好自闭护理工作也是很重要。本文主要对儿童孤独做了概述,描述了对于儿童孤独的临床表现,详细探讨对其不同的护理措施,希望对孤独这一特殊儿童群体的康复提供些许帮助。

  • 标签: 孤独症 护理方法 心理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孤独谱系障碍(ASD)合并紧张的流行病学、病因与机制、临床特征、评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SD合并紧张的认识,从而早期识别紧张样恶化的表现,早期治疗改善患儿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孤独患者异常脑皮质厚度分布特征。方法汇集来自国际孤独专业数据库(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在全球20个站点收集的孤独患者(孤独组,n=525)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569)的脑结构影像学数据。基于脑结构数据,应用FreeSurfer测量每个受试者的皮质厚度并对2组脑皮质厚度进行t检验比较。根据受试者年龄,分成<12岁组(孤独患者n=150,对照者n=151),12~18岁组(孤独患者n=210,对照者n=233)及>18岁组(孤独患者n=159,对照者n=183),应用t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孤独患者异常脑皮质厚度分布特征。结果孤独组相对于对照组在与初级面孔识别相关的左右侧脑枕叶面部区域皮质厚度增加(左侧:size=1 043.95 mm2,Z=4.31,MNI坐标:x=-13.1,y=-102.4,z=2.4;右侧:size=1 364.13 mm2,Z=5.14,MNI坐标:x=14.4,y=-101.3,z=3.1),以及与背侧注意网络相关的右侧脑额上回后部皮质厚度减少(size=485.86 mm2,Z=4.71,MNI坐标:x=6.8,y=-13.1,z=61.6)。根据年龄分组结果显示,<12岁组孤独患者相对于对照者,右侧额上回中部及后部(size=914.44 mm2,Z=4.86,MNI坐标:x=19.7,y=32.4,z=41.1)及左侧颞下回(size=638.16 mm2,Z=-4.36,MNI坐标:x=-34.7,y=-32.5,z=-22.8)皮质厚度减少;12~18岁组孤独患者相对于对照者右侧额上回后部皮质厚度减少和枕骨面部区域皮质厚度增加;>18岁组孤独患者与对照者之间皮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枕面区域和额上回后部皮质厚度异常可能是孤独患者神经发育的特征,尤其在低年龄的孤独儿童与健康儿童的差异更明显。

  • 标签: 孤独性障碍 磁共振成像 孤独症脑成像数据交换数据库 背侧注意网络
  • 简介:摘要: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存在沟通交流障碍问题的幼儿不占少数。在众多沟通交流问题中,孤独幼儿的沟通交流问题显得尤为严重,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还会束缚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对孤独幼儿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我国教育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分析了孤独幼儿沟通交流时存在的问题,进而详细阐述了培养孤独幼儿沟通交流能力的具体路径。

  • 标签: 孤独症 沟通能力 培养策略
  • 简介:摘要:儿童孤独是阻碍儿童发展的常见病,表现为严重阻碍社会交往等异常现象,儿童孤独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大多数孤独两岁以前就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但早期干预可以有效的孤改善独的预后。本文就孤独早期症状的识别方法和早期干预做了几点建议措施。

  • 标签: 孤独症 早期干预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治疗用在孤独儿童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为孤独患儿(n=78),均为我院2020.2~2021.7月收治。回顾患儿的相关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基于此,39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干预治疗。就两组孤独状评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孤独症状评分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干预治疗 孤独症儿童 孤独症状评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幼儿时期的广泛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患儿终生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在患儿发病早期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诊断并行干预治疗,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但仅依靠临床症状和医生经验对早期不典型患儿的诊断十分困难。神经影像学通过评估ASD患儿脑结构形态和功能、脑白质纤维束连接以及脑组织代谢等神经病理学改变,有助于临床ASD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作者就儿童孤独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孤独症 结构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以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运用各种类型的情境教学,全面推进孤独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进程。

  • 标签: 情境教学 孤独症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效果。方法将90例壮族ASD儿童按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个体沙盘游戏组、亲子团体沙盘游戏组、朋辈团体沙盘游戏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教学,个体沙盘游戏组增加个体沙盘游戏治疗,亲子团体沙盘游戏组增加亲子团体沙盘游戏治疗,朋辈团体沙盘游戏组增加朋辈团体沙盘游戏治疗。采用孤独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 for autistic and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 version 3,PEP-3)、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行为趋势的变化评估,评定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F检验、配对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亲子、朋辈团体沙盘游戏组的社会交往得分[(16.90±2.14)分、(16.56±1.87)分],运动得分[(20.60±2.43)分、(20.10±2.25)分],生活自理得分[(16.90±2.14)分、(16.93±2.30)分],ABC总分[(97.53±7.18)分、(96.57±6.61)分],CARS总分[(36.10±2.29)分、36.10±2.45)分]分别与个体沙盘游戏组的相应得分[(19.43±3.22)分,(22.77±2.24)分,(19.87±3.60)分,(108.23±7.59)分,(37.80±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亲子、朋辈团体沙盘游戏组模仿(76.67%、80.00%)、社交互动(83.33%、86.67%)、情感表达(80.00%、83.36%)方面的疗效均与个体沙盘游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子、朋辈团体沙盘游戏组社交认知得分[(16.07±3.20)分、(17.07±2.26)分],社交沟通[(31.43±3.84)分、(33.20±3.64)分],孤独行为方式[(23.90±3.60)分、(25.93±4.57)分],SRS总分[(101.97±9.81)分、(107.57±8.20)分]分别与个体沙盘游戏组的相应得分[(18.17±3.05)分,(36.53±4.03)分,(27.90±5.22)分,(117.07±10.0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子、朋辈团体沙盘游戏组目光交流[(2.26±0.78)次/单元、(2.33±0.80)次/单元]、肢体接触次数[(2.27±0.78)次/单元、(2.33±0.80)次/单元]与个体沙盘游戏组[(1.70±0.79)次/单元,(1.83±0.77)次/单元]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沙盘游戏较个体沙盘游戏可明显改善壮族孤独谱系障碍患儿的社会交往等核心症状。但朋辈团体沙盘游戏在语言、社交动机方面,亲子团体沙盘游戏在感觉能力、社交知觉方面与个体沙盘游戏效果相当。

  • 标签: 团体沙盘游戏 孤独症谱系障碍 壮族 社会交往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孤独的了解都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如何去帮助和治疗他们。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孤独儿童的行为习惯及言语社交障碍,在这里,我主要讲述的是目前被认为最有效的一种干预方法——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我们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分析孤独儿童的各种行为,分辨行为的好坏及作用,帮助孤独儿童建立良好行为,同时改善或消除他们的问题行为,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其实这些来自星星的孤独孩子也并不是那么的难以相处,只要我们真正用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内心,慢慢的你会发现,你也一样走进了他们的心。

  • 标签: 特殊教育 孤独症 应用行为分析法 良好行为 问题行为
  • 简介:摘要:孤独儿童在基本认数过程中会因为自身心理健康和综合素养而出现问题,孤独儿童认数水平下降,这对于孤独儿童后期数学知识学习和逻辑思维培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以适当个案为例阐述孤独儿童认数情况和具体教学要求。之后根据融合教育模式确定孤独儿童认数教学策略,借助合理策略对孤独儿童认数水平低下和相关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处理,使得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儿童认数教学水平取得提高。

  • 标签: 融合教育 孤独症儿童 认数教学
  • 简介:摘要孤独谱系障碍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的生理功能异常。文献报道最多的生理功能异常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包括免疫失调/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环境毒素暴露。该文综述了孤独患者存在的四个方面生理异常的主要表现,旨在阐述各方面生理功能异常与孤独的关系,为孤独发病机制研究、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线索。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免疫失调/炎症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环境毒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调查对象的首诊年龄以及托幼教育阶段所在托幼机构的体制,分析讨论不同体制托幼机构针对孤独谱系障碍(ASD)儿童开展医疗工作的重点。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首诊年龄、主要生活地区、托幼机构性质。分析患儿在托幼教育阶段,机构性质、生活地区分布以及首诊年龄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孤独谱系障碍儿童在托幼教育阶段主要进入私立机构。公立机构患儿的首诊年龄明显高于私立机构。不同地区公立机构患儿的首诊年龄均高于私立机构。相同体制的托幼机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间其首诊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由于私立托幼机构中孤独患儿的首诊年龄明显低于公立机构,患儿具备早期开展康复治疗的年龄基础,私立托幼机构应获得更多的康复信息和资源,政府部门应协助私立机构与专业康复机构建立联系,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使机构内的孤独儿童获得更多的康复训练。公立托幼机构应加强对孤独儿童的识别,对存在行为异常的儿童督促患儿家长尽早进行医学诊疗。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托幼机构
  • 简介:摘要孤独谱系障碍作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和经济负担,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意义重大。本研究依托中国国家出生队列开展孤独谱系障碍亚队列建设,并利用该出生队列采用的辅助生殖和自然妊娠同期纳入并随访的平行设计,评价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并结合队列采集的多种母体孕期和子代生命早期临床及行为相关信息,综合探究孤独谱系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本文将从研究目标、内容、初步进展、优势与不足及进一步展望对该亚队列进行简要介绍,重点展现本研究的总体设计和现阶段进展。

  • 标签: 孤独症 队列研究 辅助生殖 自然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学龄前期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从而对孤独儿童的情况进行有效地改善,促进孤独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知识学习及发展中,促进孤独儿童的更好地发展及进步。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对比研究分析的方法,选择符合本次研究需要的学龄前期孤独儿童共计60例,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孤独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儿童数量为30例,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采取了社交技能训练和常规的引导方法,之后对比疗效。结果:通过对学龄前期孤独儿童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有效地改善了孤独儿童的社交障碍,有助于引导孤独儿童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环境中,促进孤独儿童更好地学习及发展。结论:在对孤独儿童进行引导时,要注重让幼儿参与到集体环境中,对儿童社交技能进行有效地训练,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 标签: 学龄前期 孤独症儿童 社交技能训练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家课在儿童孤独训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康复训练的120例孤独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访谈了解家长是否能配合完成个家课任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家课。对比两组孤独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果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家课训练是儿童孤独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改善孤独儿童语言、认知、社交等行为能力,促进孤独儿童的康复发展。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个家课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康复干预在孤独儿童中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52例孤独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康复,观察组(26例)实施多学科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病情好转率及家属满意率、干预前后两组儿童心理教育量表(PEP-3)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儿童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儿童PEP-3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各组儿童PEP-3评分均改善,观察组儿童干预后PEP-3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康复干预在孤独儿童中应用价值极高,可较好促进儿童病情好转,改善患儿心理状况,提升家属满意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常规康复 多学科康复干预 病情好转率 心理教育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