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热球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护理要点和体会。方法对2010年以来我科在笑气吸入麻醉下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术前术后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010年以来在我科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的2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月经都得到改善,疗效明显。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和、术后严密观察是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简介:目的探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去除术(novasureendometrialablation,NovaSure)的护理要点。方法2011年8月~2013年4月对本院收治的211例异常子宫出血无生育要求患者行NovaSure,配合做好护理工作,术后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术后轻度腹痛124例,中、重度下腹痛7例;头晕、恶心1例,膀胱炎1例,经处理均恢复。随访:术后1个月治疗成功率98.0%。结论NovaSure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一种新术式,手术效果好,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工作可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去除手术后的症状恢复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62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去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并选取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性刮宫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月经量及月经经期的改变,并对术后的复发率及妊娠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均显著减少,月经经期缩短,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月、6月及12月的月经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月及12月的复发率(3.23%、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23.33%),术后12个月患者的妊娠率(7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妊娠率(5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30).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去除手术后患者的月经状况出现明显好转,且复发率较低,妊娠率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高频微波对组织的影响,评价MEA安全性及其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于本院因药物治疗无效而行MEA的334例月经过多患者为研究对象,MEA术后采用月经周期、月经量评价量表(PBAc)评分对患者月经改变情况进行1~96个月随访,并对部分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MEA术后1个月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为314例(94%),PBAC平均评分为(53.19±35.88)分。术后24,60,84,96个月的PBAC平均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MEA术后接受官腔镜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患者为52例(16oA)。其中,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示急性坏死期患者为12例(23%),慢性修复期患者为28例(54%),子宫内膜再生患者为10例(1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为1例(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1例(2%)。结论高频微波可有效破坏子宫内膜达基底层,对子宫肌层无损伤。MEA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坏死期及随后的慢性修复期,部分病例可伴子宫内膜再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后患者再次干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行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的1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及病史相关特征、超声结果及手术记录中的相关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子宫内膜去除术后需再次手术干预的高危因素,分析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1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20例(10.42%)术后2年内需再次手术干预,其中13例表现为阴道出血,3例表现为腹痛,4例则两种症状均有。单因素分析提示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再次干预与年龄、月经失血图评分、腹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子宫腺肌症以及术后是否放置曼月乐有关(P<0.05);而与体质量指数、孕产次、宫腔深度、子宫体积、剖宫产史、合并子宫肌瘤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子宫腺肌症、腹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是否放置曼月乐是再次干预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子宫腺肌症、腹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是否放置曼月乐是异常子宫出血患者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后需再次干预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阴道出血是再次干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的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的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内膜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之6.8(±0.5),和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的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简介:摘要:目的:就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刮诊提示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基于病理类型的前提下分为子宫内膜癌组(25例)、子宫内膜增生组(3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明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为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是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与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相比,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的增加,可提高子宫内膜癌风险(P<0.05)。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极易合并子宫内膜癌,尤其是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提示重度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究子宫内膜刷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有异常阴道流血症状或存在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女性病患共94例。所有患者均先给予子宫内膜刷取样,再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两次采集标本分别送病理学检查。以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子宫内膜刷的采样满意度、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4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刷采样满意度为93.62%,宫腔镜诊刮采样满意度为9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相比,子宫内膜刷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09%、47.83%、95.00%。结论:子宫内膜刷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可筛查方法,临床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