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监测化疗前后EPO变化,探索EPO能否成为评估化疗疗效的有效指标。方法: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承德市中心医院2021.10至2022.10经病理明确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22例,其中贫血15例、无贫血7例。分析两组化疗前、后血清EPO水平差异。结果:贫血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无贫血组,p<0.05;化疗后,所有患者EPO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且贫血组EPO水平仍显著高于无贫血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性贫血患者血清EPO处于较高水平状态,化疗可能加重贫血程度,促使血清EPO进一步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对某地区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整体发病状况及治疗现状进行总结;探讨影响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判定预后以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后,并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的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初诊时治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以及贫血整体治疗情况以及贫血的发病状况、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民族、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病程、出血情况、并发症、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治疗方法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关系;采用合理的分析法分析贫血程度、纠正贫血与否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345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排除放化疗因素后345例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21.7%,其中消化系统肿瘤贫血发生率最高(34.22%),1级贫血发生率14.36%,贫血发生率5.18%,多发生于消化道肿瘤,病种与低蛋白血症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论非血液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与肿瘤患者肿瘤分期、肿瘤功能评分、乳酸脱氢酶以及性别年龄等并没有呈现出相关性,说明其与这些因素无关,与病种和低蛋白血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一例典型的肿瘤相关性贫血病例分析,讨论其治疗合理性。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本案例对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合理,可借鉴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参白扶正颗粒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参白扶正颗粒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4周和8周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参白扶正颗粒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起效快,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充分的休息可减少氧的消耗,可根据患者贫血的程度及发生速度制订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合理饮食,保持口腔、皮肤、会阴部清洁,防止因缺氧、抵抗力低下而致皮肤黏膜感染。对严重缺氧患者,应给予吸氧,急性大失血患者应做好输血准备;按医嘱应用各种抗贫血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需骨髓移植,应做好相应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烦恼,维持合理营养。减轻或去除因缺氧而引起的不适,尽快改善症状。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纳入CRA病例共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予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总共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当归补血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铁调素(Hepcidin)、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EORTC QLQ-C30评分)变化。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2.5%)明显好于对照组(35.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9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状态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贫血1级、2级和3级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对照组经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下调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细胞因子下调水平和生存质量量化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能较好改善CRA患者的贫血状态,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理可能与其能更好地下调CRA患者Hepcidin、IL-6、IFN-γ与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以回顾必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确诊为胃癌的患者156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肿瘤与贫血间的关系,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病灶大小不同与贫血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胃癌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大小、临床病理分期与胃癌贫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胃癌患者贫血发生与胃癌患者病程呈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