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旋转误差对放疗位置精准性(PA)的影响,评价是否需要矫正旋转误差。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疗中心3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图像资料。每例患者放疗前拍摄兆伏级计算机断层扫描(MVCT)图像,采用两种配准方式与计划千伏级计算机断层扫描(KVCT)图像配准,根据不同配准方式分为对照组(平移配准)和干预组(平移和旋转配准),两组各有144次图像配准。记录两种配准方式的位置误差并比较。数据处理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左右方向平移误差分别为0.10(5.35)mm和0.00(5.7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5,P=0.007);上下方向分别为0.75(2.78)mm和0.60(2.6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9,P=0.005);前后方向分别为0.10(0.90)mm和0.20(1.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4,P<0.001)。干预组俯仰角(pitch)、翻滚角(roll)、偏航角(yaw)旋转误差分别为-0.20(0.60)°、0.35(2.00)°和0.00(0.98)°。两组三维矢量矫正频数呈正偏态分布。矫正累积频率(CCF)随三维矢量不同而变化,三维矢量为8.0 mm,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有19次和16次分次治疗未矫正;三维矢量在8.0~13.5 mm之间,干预组矫正趋势减缓且延迟矫正全部分次治疗。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itch旋转误差与对照组上下方向和干预组前后方向平移误差均呈负相关(r=-0.182,P=0.029和r=-0.484,P<0.001);roll旋转误差与干预组左右方向平移误差呈负相关(r=-0.334,P<0.001);yaw旋转误差与对照组上下方向平移误差呈负相关(r=-0.171,P=0.040),yaw旋转误差与干预组左右和上下方向平移误差分别呈正相关(r=0.370,P<0.001)和负相关(r=-0.203,P=0.015);总角度与对照组上下、前后方向平移误差和三维矢量分别呈正相关(r=0.246,P=0.003)、负相关(r=-0.188,P=0.024)和正相关(r=0.198,P=0.017),总角度与干预组上下方向平移误差和三维矢量均呈正相关(r=0.170,P=0.041;r=0.239,P=0.004);其余变量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尽管矫正旋转增加前后方向平移误差和三维矢量,但可促进头颈部肿瘤放疗PA。旋转矫正受限可通过矫正平移误差补偿,以降低其对PA的影响。
简介:摘要头颈部肿瘤具有复杂的解剖和高度的异质性,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往往依据TNM分期,缺乏个体化的参考信息。影像组学高通量的提取与肿瘤生物学有关的图像特征,用于无创定量评价整体肿瘤的异质性,为实现精准放疗开拓了新的途径。本文将介绍影像组学近年来在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应用和挑战。
简介:摘要味觉作为人类的五大感官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易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本文就放疗相关味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评估以及预防诊治等进行阐述,并探讨放疗相关味觉障碍的研究进展,为提高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全程中的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接收护理的70例头颈部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前提下,加入临床路径,并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病人的基本情况、并发生发病率。结果 实验表明,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研究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0.60±6.92)分,心理状态评价(86.38±8.20)分,住院时间(3.20±0.58)d, 2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10%;对照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55.86±4.27)分,心理状态评价(63.29±3.31)分,住院时间(7.49±1.66)d,5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发生率为14.92%。进而,研究组与对照组差距较大,(P<0.05)。结论 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病人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上长期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n=45),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记录并检测护理满意度、不良情况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SCL-90及VAS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满意度为86.67%(P<0.05);实验组0例发生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7.5±2.1)d,对照组为(11.4±2.3)d(P<0.05);两组SCL-90及VAS评分护理后评分均减少,且实验组减少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给予临床护理途径,能较常规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情况发生,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降低患者疼痛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推荐使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头颈部肿瘤所占的比例能够达到30%左右,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有3种,分别是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由于头颈部解剖部位深,结构复杂,病理类型中也以低分化磷癌最为常见,恶性程度较高,对于临近结构很容易侵犯,而且很容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通过这些特点可以了解到最为首选的治疗手段就是放疗。虽然放疗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通过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患者的生理心理也承受了巨大的负担,特别是放射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是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庭陷入焦虑,这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放疗前后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调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营养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初始时间从2018年1月开始,结束时间到2020年12月为止,随机抽随此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82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办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n=41)和研究组(n=41),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1)研究组患者经营养干预后营养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中度或可疑营状不良率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患者经营养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其提供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为患者补充营养,增强患者体质,改善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共情技术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症状、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入选3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主要于2020年3月-2021年9月接受化疗治疗,以回顾性分析法了解患者的疾病诊疗资料与人口学资料,并对其PTGI量表、MUIS量表、Herth量表、CCMQ量表进行评估,而后分析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对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居住地、收入及患病类型、是否同步放化疗、TNM分期、合并慢性病、放疗次数及肿瘤家族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已婚、家庭收入<1000元、患病类型、未同步放化疗、放疗次数≥30次属于影响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单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UIS量表与PTGI量表之间呈负相关;Herth量表、CCMQ量表与PTGI量表之间呈正相关。多重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未同步放化疗、放疗次数≥30次、希望水平高、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结论:已婚、未同步放化疗、放疗次数≥30次,对自身疾病希望水平高且积极采取应对方式,可提高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为此,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有效改善化疗预后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致局部反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将本组患者分为系统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均为45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干预措施,系统护理组应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系统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2.22%,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由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致局部反应的患者,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