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400V接地线导体,包括导线锁紧钩,导线锁紧钩的一连接有锁紧丝杆,锁紧丝杆的外端连接有橡胶手柄,导线锁紧钩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U型槽,U型槽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锁紧块,导线锁紧钩靠近锁紧丝杆的一设置有螺纹孔,U型槽的内部表面安装有水平的滑条,锁紧块的表面靠近滑条处设置有滑槽,滑条与滑槽滑动连接,锁紧丝杆的中部外侧套设有伸缩弹簧。该新型400V接地线导体卡头中,通过增加了伸缩伞裙设计,可有效增加爬电距离的同时也保护锁紧丝杆免受气候影响和电蚀作用;通过伸缩弹簧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接地卡在装设时存在装设不牢固的问题;且操作简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新型 400V 接地线导体 卡头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超声引导侧方穿刺和头穿刺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就诊的肾中组后盏无积水完全或部分鹿角型肾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侧方穿刺和头穿刺技术穿刺肾中组后盏的患者各15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在寻找穿刺盏拟定穿刺路径时间、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成功所需次数的差异,并观察2组患者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在寻找穿刺盏拟定穿刺路径的时间方面,侧方穿刺组所需的时间比穿刺组短[(37.82±8.94)s vs(51.83±13.16)s];而在穿刺成功的时间方面,侧方穿刺组所需的时间比穿刺组长[(51.36±24.10)s vs(29.20±12.35)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2、4.122,P=0.019、0.001)。在穿刺成功所需次数方面,侧方穿刺组和头穿刺组分别为(2.13±0.74)次和(1.73±0.7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189)。2组患者均未出现重要脏器损伤和术后大出血。结论在经皮肾镜超声定位穿刺操作中,侧方穿刺和头穿刺技术各有优缺点;无论掌握哪一种穿刺技术,都可以做到精准穿刺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侧方穿刺 头端穿刺
  • 简介:腘绳肌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多见于运动性损伤,其损伤机制多为腘绳肌在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位强烈收缩而造成,但股二肌长从坐骨结节近端起点完全撕脱损伤临床上并不常见,经常存在误诊、漏诊,早期多给予保守治疗,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最近收治1例典型的股二肌长止点完全撕脱并血肿形成病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二头肌长头 近端 腘绳肌 伸直位 常见损伤 运动性损伤
  • 简介: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我科开展的无痛人流室的工作中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手术中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麻醉药物的外渗,不易脱出血管,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技巧 手腕桡侧头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结论DSA调整PICC异位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调整
  • 简介:目的:报道静脉桡动脉侧吻合内瘘手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慢性肾衰患者桡动脉做纵向梭形切口,静脉管腔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行头静脉桡动脉侧吻合,吻合后血管表面滴注罂粟碱.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52ml/min,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12天,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静脉桡动脉侧显微外科吻合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头静脉 桡动脉 血液透析 显微外科手术 尿毒症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
  • 简介:摘要 :目前 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 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臂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 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臂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臂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婴幼儿患者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本中心急诊室200例静脉输液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头部低于双肩位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位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其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头部低于双肩位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位头皮静脉穿刺

  • 标签: 婴幼儿 头皮静脉穿刺 2种不同头位
  • 简介:摘要:对于压力容器的标准问题,我国在GB150.3—2011和JB4732—1995中做出来明确的阐述,压力容器冠形的设计也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假如容器球冠型可以承受的压力范围值为P那么,材料可以承受的压力为S m的比值应该是p/Sm大于等于0.002。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压力容器球冠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与压力容器的需要,因此,工业界迫切的想要得到可以承受压力范围更大,更广泛的设计方法。于是本文根据弹性薄壳理论,对压力容器球冠形的应力做出了浅要的分析,计算出球冠形的具体应力分析公式,根据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不断的拓宽标准工程设计曲线可以试用的限度,如果将内压和许用应力的数据从0.002的限度拓宽至0.001,那么压力容器球冠形的弹塑性会更加延展,压力容器也会更加安全

  • 标签: 球冠形端封头 应力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
  • 简介:前面5期说的,不论实指或喻指,都有所指,都表示某种‘’。有时候.这个头字已经虚化成一个没有什么意思的音韵后缀(prosodicsuffix),就像桌子、房子的子只在音韵上起区别同音词干(homonymicstems.即桌、房)的作用。

  • 标签: 音韵 实指 后缀 虚化 同音
  • 简介:目的:研究腓肠肌内侧转移在胫骨近恶性肿瘤(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胫骨近恶性肿瘤(骨肉瘤)广泛切除后利用人工假体重建骨和关节,同时用局部带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转移重建软组织缺损,并与髌韧带止点缝合重建伸膝装置,术后一周给予近距离后装放疗,2周后开始规律化疗。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3个月。最终结果按Enneking标准评估。结果:与即往11例无腓肠肌肌瓣转移的保肢病例相比,本组10例病人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有效地避免了切口并发症,患肢功能提高,假体表面皮肤移植性好。结论:带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转移用于胫骨近骨肉瘤保肢术中,能降低伤口并发症,并有助于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腓肠肌内侧头转移 胫骨 骨肉瘤 保肢治疗 并发症
  • 简介:就是于子寒。写这篇小说的是男孩。敏感而忧伤。十五年前的一个雨夜,叫的男孩降生了。他生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和他的妈妈给他起了一个乳名,叫端午,后

  • 标签: 端文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因4次胰管未能深插管导致ERCP下胰管支架植入失败的患者,改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后壁行近胰管穿刺,导丝选择从副乳头穿入十二指肠降段,随后从口腔拉出导丝,插入切开刀顺导丝经副乳头插入胰管内,最终成功完成胰管支架植入术。本病例比较罕见,操作难度大,成功案例少。

  • 标签: 超声内镜引导 胰管穿刺 副乳头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术中引流管安置的最佳位置,以降低血肿复发率及气颅的发生率。方法分析120例CSDH患者术前硬膜下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术后引流管不同部位(额、颞、顶、枕)、硬膜下腔积气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CSDH术后复发与术前硬膜下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无关。引流管位于枕部者引流不通畅,复发率明显增高。术后引流管置于额叶血肿及气颅复发率最低。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引流管置于额部可以顺畅引流,排除颅内积气,达到减少术后血肿复发的目地。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定位的相关解剖参数,以指导PICC影像学定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334例患者胸部薄层增强CT扫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患者右主支气管起点、右锁骨内侧最上缘、气管隆突与心包返折及房腔交界之间的间距(解剖参数绝对值)。测量T6椎体上缘平面至T7椎体上缘平面之间距(L单元高度),将各解剖参数绝对值除以T6单元高度,计算出解剖参数相对值。记录房腔交界和心包返折所对应椎体位置。结果82%(274/334)的患者房腔交界位于T6~7水平、79.3%(265/334)的患者心包返折位于T5-6水平。气管隆突-房腔交界间距、气管隆突-心包返折间距、右主支气管起点一房腔交界间距、右主支气管起点一心包返折间距、右侧锁骨内侧头上缘-房腔交界间距及右侧锁骨内侧头上缘-心包返折间距的绝对值分别为(38.4±8.8)、(21.9±9.2)、(50.7±9.1)、(34.2±9.4)、(110.2±15.9)、(93.7±16.3)mm,相对值分别为(1.85±0.43)、(1.05±0.44)、(2.44±0.45)、(1.64±0.45)、(5.30±0.75)、(4.50±0.75)。相关性分析显示各解剖参数绝对值与患者身高有相关关系(P值均〈0.01);而相对值与身高相关性明显减弱,并且部分解剖参数相对值与身高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气管隆突及右主支气管起点用于PICC定位的可靠性相对较好;而心包返折的位置变异较大,利用影像学标志推断心包返折的位置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解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成形阴茎以降低近型尿道下裂术后阴茎裂开和冠状沟部尿道瘘发生、改善阴茎外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Duckett或背侧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板重建卷管成形术的75例近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尿道海绵体阴茎成形的作为研究组(47例),采用常规阴茎成形的作为对照组(2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手术年龄分别为(32.65±15.75)个月和(32.05±17.26)个月。研究组将尿道板两侧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与其近端正常海绵体分离,联合其外侧宽0.3~0.4 cm的Buck's筋膜一起在阴茎海绵体白膜的表面游离至阴茎,参与形成阴茎两侧翼,并覆盖于新成形尿道表面共同成形阴茎。对照组不分离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组织及Buck's筋膜,冠状沟段尿道仅有皮下浅筋膜及皮肤覆盖。比较两组阴茎外形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重建尿道长度为(3.95±1.04)cm,尿道海绵体分叉点到冠状沟距离为(2.39±0.85)cm,尿道板两侧发育不良海绵体宽度为(0.37±0.18)cm;两侧海绵体及Buck's筋膜合拢后的长度为(1.74±0.36)cm,宽度为(0.87±0.29)cm;术前冠状沟前后径为(0.79±0.12)cm,术后为(0.83±0.07)c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对照组重建尿道长度为(4.11±1.26)cm;术前冠状沟前后径为(0.82±0.07)cm,术后为(0.84±0.23)c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研究组和对照组冠状沟前后径的术后增加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所有75例患儿术后均予一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0.36±6.29)个月。研究组出现尿瘘10例(21.28%),其中冠状沟瘘2例(4.26%)、阴茎体部瘘4例(8.51%)、阴茎根部瘘4例(8.51%),未出现阴茎裂开现象;出现尿道狭窄2例(4.26%),均位于阴茎根部;出现尿道憩室4例(8.51%)。对照组出现尿瘘15例(53.57%),其中冠状沟瘘8例(28.57%)、阴茎体部瘘3例(10.71%)、阴茎根部瘘4例(14.29%),有2例(7.14%)出现阴茎裂开现象;出现尿道狭窄4例(14.29%),2例位于阴茎根部,2例位于冠状沟水平;出现尿道憩室1例(3.57%);阴茎弯曲复发1例(3.57%)。研究组冠状沟瘘、阴茎裂开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3和P=0.008);而研究组尿道憩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采用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成形阴茎增加了阴茎的组织量,有效地减少了冠状沟尿道瘘和阴茎裂开的发生,改善了阴茎外形,但有尿道憩室发生率上升的情况。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瘘 阴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