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造影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对比剂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临床上曾把这种由于接受对比剂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而近年来更倾向于采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I-AKI)代替CIN。有研究报道在接受对比剂注射的患者中发生cI-AKI的概率为2%~25%],而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低血压、肾毒性药物、高龄等)的患者,CI-AKI的发生率则大大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定期COPD治疗中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祛痰、平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步行6min距离以及呼吸困难评分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的COPD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期COPD治疗中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依NIHSS评分再分轻、中、重度脑功能缺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19.01±2.31)μmol/L、对照组为(11.23±2.91)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脑功能缺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4.82±3.22)μmol/L、(18.21±3.14)μmol/L、(23.99±4.05)μmol/L,不同脑功能缺损程度组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相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社区健康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基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社区内参加健康体检的部分居民体检资料,筛选后运用统计学方法按照性别、年龄计算健康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本社区男性Hcy高于女性,男性均数为14.52μmol/L;女性均数为10.49μmol/L且差异显著;血Hcy水平在整体人群中随年龄呈不断上升趋势;本社区居民血Hcy男性95%可信区间上限为15.20μmol/L;女性95%可信区间上限为10.86μmol/L。结论为更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层医生可以依据不同年龄、性别健康人群Hcy水平对血同型半胱氨酸进行科学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价值,辅助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7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选择7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比组,均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综合分析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组患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0%和97.14%;以临床诊断为最终金标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Kappa值为0.94。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性较高,对辅助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要求检测同型半胱氨酸(以下简称HCY)浓度及其他心脏功能常规检测指标,比较并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3个月内因慢性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分别为5.0%和47.5%,死亡率分别为0和12.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Hcy)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以便对酒依赖者认知功能损害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序贯选择符合ICD-10酒依赖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1周内采血,应用免疫透色比浊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进行测量。分析酒依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者Hcy平均含量为(20.85±5.67)IU/L显著高于正常值上限(P<0.05)。酒依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0.4,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升高的血清Hcy水平与酒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可应用于临床,作为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辅助检查及治疗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和叶酸(Fa)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98例冠心病患者和111例正常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水平;冠心病组给予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联合叶酸(Fa)治疗,治疗4周后复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并再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Hcy水平、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予以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甲钴胺)治疗后,干预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血浆TXB2无明显改变,6-K-PGF1a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制剂有助于降低血浆Hcy水平,有利于脑梗死疾病的转归,并可提高6-K-PGF1a水平,改善TXB2/6-K-PGF1a平衡,对防治冠心病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设为阳性对照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设为阴性对照组,选取同期经本院临床问卷调查、颈动脉观察发现的脑卒中高危人群150设为观察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阳性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3.21±4.24)?mol/L,阴性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0.21±2.01)?mol/L,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0.14±3.85)?mol/L,三组检查对象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者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抽查本院2010.1-2014.1年10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浆Hcy含量,同相同条件的健康的100例老年人的血浆Hcy含量相比较,对其差异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研究Hcy含量的不同与老年血管痴呆患病程度不同的相关性。结果血浆Hcy含量越高,其老年血管性痴呆程度越严重,二者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含量是导致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为该病的预防有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