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国内学界偏重法兰克福学派,相对轻视伯明翰学派的背景下,展开对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显得非常紧迫和十分重要。陈立旭教授的《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正弥补了我国引介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这一理论短板,为我们置身于中国语境研究大众文化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论视角。在书中,作者不仅深入地解析和评述了西方不同的文化研究流派及其利弊得失,而且也深入地探讨了这些流派对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简介:“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制度建设,还是一个专门学科、一种思想方式、一套文本系统。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教育思想的嬗变以及教育制度的转型,至关重要。一部作品之成为“经典”,除了自身的资质,还需要历史机遇,需要时间淘洗,需要阐释者的高瞻远瞩,更需要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现代史视野中的教育与文化,决定了“现代中国教育”不可能安于校园一隅。“文学教育”必须介入当代文学进程和当下的思想文化进程,而不应局限于大学课堂和具体知识的传授。对于“大众文化”研究,我更倾向于在与精英文化的对话状态中,来讨论它;而不是将其孤立起来,越说越深刻,越说越伟大。理解二者之间的互相对立与互相转化,可以把事情说得更全面,课题做得更深入。
简介:市民社会大众文化昌切:我们所要谈的大众文化不是以前习用的工农兵文化,也不是民间文化、通俗文化,而是(?)民社会崛起而生成的,与市场经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市民文化。大众文化(massculture)这个词来自西方,它与西文中的PopularCulture(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不同,后者指的是一社会中每个人的文化,而MassCulture则是指大批量生产、大众传媒传播、广大受众分离的文化。在工业时代,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可以互换,这是因为市民社会的通俗文化不可能不兼有大众文化的三条件。眼下大众文化已成为众所瞩目的现象,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