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牙胶根管填充术进行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需行根管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冷牙胶侧压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充填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平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4.01±1.32)VS(7.56±1.39),P<0.05;随访6~24个月,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6.7%VS80.0%),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根管填充技术进行根管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收治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临床表现分析,讨论口腔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48例牙髓疾病和根尖周病症患者。48例患者均实施根管治疗,通过传统方式和逐步后退方式完成根管预备,并行牙胶尖和糊剂侧向加压方式实现根管填充,此过程中保证牙胶尖和根管器械都应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治疗前后都要对患者的患牙进行X线片拍摄,做好记录,之后按照线片显示全面评估根管预备工作完成情况和根管填充质量。结果130颗患牙中,恰填116颗,恰填率为89.23%;欠填4颗,欠填率为3.08%,超填10颗,超填率为7.69%。对所有患者实施根管治疗后,患者病情程度有了很大的缓解,130颗患牙中,121颗患牙治疗有效,占比93.08%,9颗患牙治疗无效,占比6.92%。结论目前,有关牙髓疾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中,能够保留患牙的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实施根管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
简介:目的:分析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建立基于功能基因--甲基辅酶M还原酶(methylcoenzymeMreduc-tase,MCR)基因α亚基(mcrA)的系统发育树。方法: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选择性扩增感染根管中产甲烷古细菌的mcrA片段,在此基础上建立mcrA克隆文库。通过蓝白斑筛选的方法,筛选出阳性重组克隆子,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获得重组克隆子中的插入片段mcrA序列。利用Clustalx和Mega4软件包分析mcrA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4例根管样本的其中1例检出了产甲烷古细菌;构建了基于mcr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随机选出的8个mcrA克隆片段高度同源,均为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结论:本例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局限于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
简介:根管闭锁(pulpcanalobliteration,PCO)是牙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于青少年,多见于年轻恒牙。PCO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外伤后受损的牙髓出现血管再生和(或)神经再生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外伤本身或者复位固定外伤牙后牙髓血液流量的改变导致。对于牙外伤后出现PCO的患牙,一些学者认为根管治疗不仅可以避免出现根尖周炎症,而且有利于患牙的美容修复。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可对患牙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只有伴有PCO的外伤牙出现牙髓坏死或者发展为根尖周炎时才考虑根管治疗,而且根管治疗对PCO的患牙是一项挑战,在技术上是复杂的。总之,为了及时检测到PCO的发生,对外伤牙定期随访和密切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根管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ZOE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研究组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进行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显效40例(80%)、有效7例(14%)、总有效47例(94%),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50%)、13例(26%)、38例(76%),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过程中,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系统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偏移投照的最佳显示效果和拍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治疗并具有MB2根管特征的患者200例.在分角线投照法的基础上,以转动轴作标记记录水平角度,其中100例从远中至近中每偏移10°进行投照,50例使用不同的曝光时间,50例平移传感器位置进行投照.由两位医师独立阅片,判断牙根区分情况、清晰度及构图完整性.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在MB与MB2区分率中,远中偏移30°组最高,区分率为94%,显著高于正位组的10%(χ2=84,P=0.000),相同偏移角度远中偏移比近中偏移区分率更高(30°:χ2=18.382,P=0.000;20°:χ2=16.282,P=0.000;10°:χ2=14.019,P=0.000).根尖清晰度方面近中偏移比远中偏移低(30°:χ2=7.848,P=0.005;20°:χ2=12.033,P=0.001;10°:χ2=14.700,P=0.000).当近中偏移超过20°、曝光时间增加1/4时清晰率可达78%,传感器的平移摆放使牙体及根尖区的完整显示率达94%.结论要获得良好的MB2显示效果,X线中心线向远中偏移为首选,若选择向近中偏移则需加大偏移角度和曝光时间,传感器的正确摆放也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与根管治疗难度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共选择100颗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作研究对象,牙体均完整,对根管解剖指标进行测量,并应用根管治疗难度系统评估标准,对此牙根管治疗难度进行评定。结果较唇舌向X线片,下颌恒切牙近远中向X线片对治疗牙根管难度水平更能显示,近远中向X线片上,Ⅰ级难度占29%,Ⅱ级占20%,Ⅲ级占51%。与唇舌向X线片比较,Ⅲ级居较高水平,而Ⅰ级较低,故根管治疗维度从根管系统单方面考察分析,普通难度仅为30%,其余大部分有较高治疗难度。将上述数据作为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对根管治疗难度分析,结果示根管弯曲度(OR值=0.00567)、钙化程度(OR值=0.00345)、数目(OR=0.00209)、长度(OR=0。001197)对综合难度系数评估均有统计差异(P<0.05),即与治疗难度关联密切。结论分析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对治疗难度进行评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进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