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代四大声腔中的余姚腔存世材料最少,所以论者难探其究。1942年,傅芸子先生发表《释滚调》一文,对发现于日本内阁文库的明末万历年间十多种戏曲选本中青阳腔的滚调进行了研读,认为滚调来自于弋阳腔。1950年代,叶德均先生在明末传奇《想当然》所附的《成书杂记》里发现了一条材料,打开了余姚腔影响青阳腔的研究大门。其实,叶先生使用的这条材料不是出自明代,而是出自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而且还是编者从《笠阁批评旧戏目》里摘抄而来。《成书杂记》中“老余姚”一词也非指余姚腔,而是指称明末余姚籍戏曲名家叶宪祖。笔者通过对这条材料的释读,认为余姚腔中有滚调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则余姚腔滚调影响青阳腔形成的说法将不攻自破。
简介:唐喜成,河南尉氏人,一代豫剧宗师,唐派创始人。从10岁开始学戏,到69岁去世,在长达59年的艺术生涯,在没有师承、没有范本和没有前路的情况下,他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勤学苦练,锲而不舍,准确把握豫剧的吐字行腔规律,深入实践戏曲的美学原则,创造的“唐腔唱法”自成一派,技艺精湛的豫剧男声假声,绚丽多彩,别具一格,堪称全国戏曲界的奇迹。至如今,在全国仍有无数的戏迷观众痴迷沉醉于唐派艺术的深刻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追随者不计其数,是一支较为庞大的戏曲队伍。我也是学练7年多才开始完全进入唐派唱腔的音域和艺术境界,而他的一道声腔却陪伴我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难忘的时光,辛酸苦辣,妙趣横生,回味无穷。豫剧唐派,15年来爱你实在太难,太过辛苦。追寻着唐喜成的艺术足迹看上去,也恰似一道曲折的风景线,一轮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