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安全可靠性,与临床中运用最广泛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各项数据对比,探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3D Slicer印证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简单安全可靠;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的77例患者,分别为运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患者40例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37例,对比两种入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ODI和VAS均显著降低(t=0.000,P<0.05),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VAS t=0.690,术后VAS t=0.231,术后3个月VAS t=0.866;术前ODI t=0.979,术后ODI t=0.563,术后3个月ODI t=0.375,P>0.05);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4,P>0.05);术中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2,P>0.05);而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组在手术时长[15(14~16) min比22(20~24) min,t=0.000,P<0.05]、建立通道透视次数[5(4.00~6.00)比10(8.00~10.75),t=0.000,P<0.05]均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组;且术后X线回示骨水泥灌注位于椎体前缘正中线(35比5,t=0.000,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能使患者得到满意治疗效果,椎体侧壁组可使骨水泥推注椎体前缘且过椎体中线,生物力学更稳定,且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不易伤及脊髓,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上缘切口眼睑匝肌U形悬吊并连续埋线矫治上睑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上睑松弛患者,根据不同矫治手术将其纳入A组与B组,每组46例,A组运用传统去皮重睑术矫治,B组运用眉上缘切口眼睑匝肌U形悬吊并连续埋线矫治,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眼睑肿胀、瘀斑、睑缘炎、结膜炎)以及美容效果。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A组(17.4%),P<0.05;B组美容效果的总体满意度(95.7%)高于A组(80.4%),P<0.05。结论眉上缘切口眼睑匝肌U形悬吊并连续埋线矫治上睑松弛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患者对美容效果基本满意,值得临床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56~72岁[(63.5±4.6)岁]。患者均采用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14.5±2.2)个月]。手术时间为55~85 min[(62.0±12.1)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 ml[(94.0±18.5)ml];住院时间为5~9 d[(7.4±1.1)d]。术后2 d CT检查示椎旁骨水泥渗漏2例,椎间隙渗漏2例,椎管内渗漏1例,均无相关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败及手术相邻节段骨折。术后2 d VAS为(3.2±0.8)分,较术前的(7.5±1.2)分明显降低(P<0.01);末次随访时VAS[(2.2±0.8)分]较术后2 d进一步降低(P<0.01)。术后2 d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89.5±13.2)%、(85.8±7.9)%、(89.5±9.0)%、(5.6±3.2)°,较术前的(48.9±11.8)%、(61.9±11.9)%、(79.9±9.8)%、(26.3±5.6)°明显改善(P均<0.01);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87.0±12.7)%、(82.1±7.8)%、(88.6±10.0)%、(5.4±3.2)°]较术后2 d出现轻微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可安全有效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及纠正伤椎后凸畸形。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行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胸1~胸3脊神经支配区(上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和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31例顽固性上胸段PHN患者,于俯卧位CT拍摄定位像后用脊柱模式层厚3 mm对上胸段行轴位扫描,从所得图像中选取含椎间孔和肋横突关节的层面并设计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按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高、低频电流刺激测试确认后行90 ℃、180 s射频热凝治疗。术前、术后3 h、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疼痛程度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31例患者射频热凝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疼痛区皮肤感觉减退,VAS评分术后3 h、1周、1个月分别为(2.74±0.69)、(2.68±0.70)、(2.45±0.51)分,低于术前的(5.94±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0、18.80和16.44,均P<0.01);术前VAS均≥5分,术后随访1个月均≤3分。SDS评分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47.7±4.4)和(48.1±4.8)分,低于治疗前的(5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5和5.86,均P<0.01);术前中、重度抑郁者13例,术后1个月轻度抑郁者5例,无中、重度抑郁者。术中鼻导管吸氧下均未出现低氧血症;19例术中出现高血压经乌拉地尔(12.5~50.0 mg)治疗后血压<基础血压的20%并<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无气胸及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改善顽固性上胸段PHN,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