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地协调观"是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美国高中主流地理教材《地理:地质学、环境和宇宙》阐释"人地协调观"有其自身特色。内容选择方面,该套教材注重阐释"人"的影响与作用:一是侧重"资源观"的渗透,注重阐释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水平的演进过程;二是注重阐释"技术"的媒介作用,凸显"人"在人地协调中的能动作用;三是注重阐释"人"在人地矛盾中的主导作用。内容组织方面,该套教材渗透人地协调观力求内在逻辑与外在形式并重:内在逻辑特点主要体现教材阐述各项"地"的规律和原理,均紧扣人地关系;外在形式特点主要表现在教材采取多栏目、多方式、多角度循环渗透"人地协调观"。这些特点为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简介:翻译至少包括三个过程:阐释过程、表达过程和接受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表达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阐释过程和接受过程都是为了表达过程服务的。当然,这里的接受过程指的是翻译者在完成了跨语表达之后,为了进一步润色而回过头来审视,以便进一步修正,让译文更为完美。作为翻译过程第一步的阐释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到位地为表达过程提供意义,为表达过程服务。阐释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表达。因此,翻译中的阐释和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一般意义的阐释主要是为了理解、衍生阐释对象的意义,而翻译的阐释行为则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跨语表达。尽管翻译阐释和一般意义的阐释存在着目的上的不同,但它们毕竟都属于阐释行为,所以不妨借用一般性阐释学中对阐释过程的描述来探讨翻译的阐释过程。不过,在这里,这种探讨方式是回溯式的,只能借助翻译的结果来还原出译者在获得翻译结果之前的阐释行为,因为直接考察实施翻译行为的翻译者的内心阐释活动不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