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介绍1例全口重度磨耗患者在Broadrick咬合平面分析仪辅助下确定平面并完成全口牙列功能与美学重建的过程。患者治疗后12个月复诊,咬合功能良好,无关节或咀嚼肌不适,对修复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治疗工作中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的效果。方法:本文共纳入90例患者,均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口腔科。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的差异,对其分组,以固定义齿治疗者归入对照组,45例,以活动义齿治疗者归入观察组,45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结果:对照组疗效统计为77.78%,观察组为97.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来说,活动义齿治疗效果更佳,且更有利于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的改善,因此有较高推广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治疗的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中遴选80例实施全面分析,应用方便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组纳入40例。对照组应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试验组应用固定义齿修复,分析各组修复效果与咀嚼功能。结果:试验组修复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较对照组(85.00%)高,P<0.05;试验组修复3个月、6个月的咀嚼功能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予以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促进咀嚼功能恢复,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是以微创修复理念为导向,以咬合重建为目标,涉及余留天然牙的微创修复、牙列缺隙区的种植修复以及咬合改变从可逆到不可逆的序列重建过程。牙体修复和种植修复共同完成咬合重建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口内扫描、锥形束CT、电子面弓、虚拟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等数字化技术可用于修复各阶段,如修复前的整体记录和评估、功能性修复空间的确定、过渡修复与正式修复过程中兼顾美学与功能的天然牙微创修复体和种植冠桥修复体的同期精准设计与制作,以及修复后随访记录和评估等循证医学资料的保存等。数字化技术的整合应用不仅可优化修复流程,还有利于提高修复的精准性。本文简要阐述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理念及修复过程中天然牙与种植体同期修复的数字化整合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将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运用于锁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从本院收入的锁骨骨折患者中随机筛选26例,入院时间均介于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之间,以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即对照组进行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各组均为1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固定牢靠度。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观察组为92.30%,高于对照组的46.15%(P<0.05)。观察组患者的固定牢靠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相较克氏针固定治疗更具有牢靠性,可加以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10月到2021年12月,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平均40例,对照组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RPIF)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24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RPIF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复位效果及骨盆功能(Majeed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良好率(97.50%,117/120)高于对照组(86.67%,104/120),P<0.05。观察组术后骨盆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经改良Stoppa入路RPIF治疗,不仅切口短、出血少,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复位更满意,术后骨盆功能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通过对长骨干生理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的研究得出长骨干在骨折内固定后形成杠杆系统,即骨折线和内固定交点为杠杆支点,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支点到内固定尾端与骨质接触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内固定所需长度应尽量使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此为杠杆重建理论。治疗长骨干骨折常用钢板及髓内钉固定。髓内钉主要是依靠主钉与髓腔内壁的接触,以及远端锁钉与骨质接触的牢固程度发挥作用。根据杠杆重建理论,髓内钉固定后动力臂为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臂为支点到髓内钉尾端与骨质接触点的距离;术中置入髓内钉前应予以充分扩髓,并使用较大直径的主钉,使之与内壁紧密贴合,并通过远端锁钉增加骨质接触把持,延长有效工作距离。钢板固定是依靠远端螺钉与骨质的把持力,可增加固定的可靠性,其动力臂为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臂为支点到对侧钢板末端的距离。骨折位置不同,形成的杠杆种类不同,如动力臂小于或等于阻力臂,可形成费力杠杆或平衡杠杆,结构稳定;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任何内固定都无法实现绝对稳定,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此时应尽可能延长阻力臂的有效工作距离,并针对不同骨折类型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长骨干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为长骨干骨折的治疗指明了新方向。
简介:咬合接触的形态性质和生物作用:静态咬合接触的典型表现形式为尖窝边缘的接触,其重点的区域并不在牙尖塔或牙窝底周围,而在齿尖斜边的齿窝壁,这种咬合接触方式可以使咬物的咬合力在垂直于齿尖斜边的各个方位传递,也因此减少了点动式碰撞所引起的局部咬合力集中,从而防止了在嚼碎食品的同时破坏齿体、牙周组织。而动态咬合接触则以动物嚼食操作时的表现方式为例,主要出现于下颚后齿的牙尖塔周围,包括上颚后齿颊的尖舌斜面、齿窝底周围,食品在这一主动咬合阶段中逐渐被嚼碎变细。由于咀嚼活动一般是由单个齿轮的联合带动进行,而因为双侧颞下颌关节都支持着咀嚼活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由成组牙引起的下颚活动要和双侧颞下颌关节的活动相互配合,不然颞下颌关节的活动就会出现困难。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及DHS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DHS固定治疗的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0例;年龄为34~91岁,平均67.7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5例,31-A2型13例,31-A3型4例。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从骨折线与内固定的关系确定术后支点的位置,并测量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内侧力臂和外侧力臂。将32例患者根据内固定术后支点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3例,支点在髓腔中心及以内,B组19例,支点在髓腔中心外。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5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头颈螺钉切割但均未穿透2例,退钉8例,髋内翻畸形10例,股骨颈短缩畸形15例。两组患者除骨折AO分型外其余术前一般资料及内固定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内侧力臂(动力臂)长度平均为51.12 mm(39.4~57.9 mm),外侧力臂(阻力臂)长度平均为23.37 mm(15.1~31.0 mm),3例患者术后发生内固定失效;而B组患者的内侧力臂(动力臂)长度平均为63.71 mm(52.3~74.5 mm),外侧力臂(阻力臂)长度平均为9.94 mm(3.1~18.3 mm),12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两组患者内固定失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发生失效与术后重建的支点位置有关。DHS仅适用于骨折线(重建后支点)靠近髓腔中心及其内侧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而不适合应用于骨折线(重建后支点)靠近髓腔外的骨折类型。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中股骨侧分别应用可吸收交叉钉、带鞘挤压钉和悬吊固定3种固定方式,胫骨侧均应用带鞘挤压钉予以固定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资料完整的承德医学院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并行手术治疗3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股骨侧固定3种固定方式分别为可吸收交叉钉(可吸收交叉钉组)125例、带鞘挤压钉(带鞘挤压钉组)112例和悬吊固定(悬吊固定组)136例。随访时间(13.96±1.42)月;应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分,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3组间不同时间段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组样本手术时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3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感染、粘连、僵硬、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手术前、后膝关节评分比较:Lysholm评分:术前可吸收交叉钉组(65.98±1.37)分、带鞘挤压钉组(66.13±2.13)分、悬吊固定组(65.76±1.55)分;术后3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80.14±2.02)分、带鞘挤压钉组(79.70±1.98)分、悬吊固定组(79.84±1.86)分;术后12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94.56±2.35)分、带鞘挤压钉组(94.96±1.34)分、悬吊固定组(94.40±3.15)分;同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7584.14,P<0.001),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2.65,P=0.072),3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走势无统计学意义(F交互=1.28,P=0.277)。IKDC评分:术前可吸收交叉钉组(62.02±1.43)分、带鞘挤压钉组(61.95±0.82)分、悬吊固定组(62.25±2.05)分;术后3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77.99±2.18)分、带鞘挤压钉组(78.13±2.02)分、悬吊固定组(77.97±2.24)分;术后12个月可吸收交叉钉组(92.68±3.21)分、带鞘挤压钉组(93.25±2.04)分、悬吊固定组(92.96±3.11)分;同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8 338.15,P<0.001),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91,P=0.402),3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走势无统计学意义(F交互=0.98,P=0.419)。(3)手术时间比较:可吸收交叉钉组(99.04±18.01)min、带鞘挤压钉组(112.88±19.79)min、悬吊固定组(83.81±16.69)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74,P<0.001),进一步3组间两两比较,悬吊固定组用时较其他两组最短(均P<0.001)。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的ACLR近期疗效方面3种不同的股骨侧固定方式未见明显差异,且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感染、粘连、僵硬、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从手术用时来看,悬吊固定组用时最短,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