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相关性肝损害的血液系统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2019年间收治的77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一般情况、肝功能血生化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等,并根据服药史将患者分为PA组、其他中药组和西药组。同时建立野百合碱诱导肝损害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肝功能、肝组织HE染色和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服用PA患者24例,服用其他中药患者24例,服用西药患者29例。PA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较其余两组患者低(P < 0.05),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显著低于其他中药组患者(P < 0.05)。PA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为(84.11±26.91)×109/L,显著低于正常下限,且与其他中药组和西药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1)。PA组患者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度与其他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PA组患者D-二聚体为(2.62±1.93)mg/L,高于正常值上限,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P < 0.01);同时PA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较其他两组延长(P < 0.01)。在野百合碱诱导肝损害小鼠模型中可以观察到小鼠在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后,出现血小板明显下降(P < 0.01)。结论PA相关性肝损害外周血小板降低,此类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较其他类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低。PA相关性肝损害患者D-二聚体明显升高,提示潜在血栓形成风险。
简介:植物中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PAs)是引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英国和我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与舍PAs植物或草药相关的肝小静脉闭塞病或肝损害的报道。全球约有6000余种植物舍PAs,主要为4个科某些属的植物,即(1)菊科的千里光属、橐吾属、泽兰属、菊三七属和蜂斗菜属;(2)紫草科的所有属;(3)豆科的猪屎豆属;(4)兰科的羊耳蒜属。我国有38种中草药舍PAs,常用的有12种:千里光、狗舌草、菊三七、款冬、佩兰、泽兰、山紫菀、紫草、天芥菜、野百合、猪屎豆、羊耳蒜。PAs本身的毒性极低,但其代谢物有肝毒性。PAs致肝毒性的摄入量,成人通常为每日数毫克至数百毫克,但WHO认为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每日最低摄入量为0.015mg/kg,即相当于70kg体重成人每天1mg。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水、黄疸、肝大。肝小静脉闭塞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近年有报道用糖皮质激素或肝素治疗,但疗效和安全性尚待研究。作者认为,我国应加强舍PAs植物致中毒的教育和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吡咯蛋白加合物(PPA)对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的严重度评估和对抗凝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8例PA-HSOS确诊患者资料,包括PPA浓度、门静脉流速、腹水分级、PA-HSOS严重度分级(参考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作组成人可疑肝窦阻塞综合征新严重度分级标准并进行调整)和抗凝结局。以急性起病(食用含吡咯生物碱植物1个月内出现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经logistic回归分别拟合PPA联合门静脉流速、腹水分级的PA-HSOS严重度评估模型,计算2种联合模型的logit值,公式分别为logit1=0.034×PPA(nmol/L)+0.055×门静脉流速(cm/s)-3.287,logit2=0.039×PPA(nmol/L)-2.712×2级腹水(有=1,无=0)-0.388×3级腹水(有=1,无=0)-0.899。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初次抗凝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logistic回归拟合PPA联合血清肌酐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抗凝疗效预测模型,计算logit值,公式为logit3=0.013×PPA(nmol/L)+0.064×血清肌酐(mol/L)+0.542×HVPG(mmHg,1 mmHg=0.133 kPa)-16.005。评价PPA对PA-HSOS严重度评估效能和对抗凝疗效的预测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48例患者的血清PPA水平为10.81 nmol/L(3.91 nmol/L,32.04 nmol/L),其中PA-HSOS轻度患者33例(68.8%),中度患者3例(6.2%),重度患者0例,极重度患者12例(25.0%)。23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初次抗凝治疗且有完整数据的患者中,8例应答且存活,15例无应答(5例死亡,1例继续行抗凝治疗后缓解,9例转行抗凝-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后均存活);1例最初未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最终因病情进展行抗凝-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后存活。PPA评估急性起病患者PA-HSOS严重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5%置信区间(CI) 0.52~0.98(P=0.047);当PPA≥45.519 nmol/L,评估重度以上PA-HSOS的特异度为100.0%,灵敏度为57.1%。PPA与门静脉流速联合评估PA-HSOS严重度的AUC为0.77,95%CI 0.55~1.00(P=0.032);当联合模型的logit值≥0.180时,评估重度及以上PA-HSOS的特异度为71.4%,灵敏度为81.8%。PPA联合腹水分级(1或2级与3级)评估PA-HSOS严重度的AUC为0.85,95%CI 0.63~1.00(P=0.005);当联合模型的logit值≥0.347时,评估重度及以上PA-HSOS的特异度为85.7%,灵敏度为92.0%。PPA与血清肌酐和HVPG联合模型预测抗凝疗效的AUC为0.85,95%CI 0.69~1.00(P=0.009);当logit值≥0.393时,预测抗凝效果的特异度为62.5%,灵敏度为91.7%。结论PPA可用于评估急性起病的PA-HSOS患者的严重度,结合腹水分级可显著提高其效能;PPA结合血清肌酐、HVPG能较好地预测抗凝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吡咯烷生物碱(PA)植物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的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学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7年诊断为PA-HSOS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指标、服药史、肝穿刺活检时间、肝穿刺病理组织切片、起病6个月后的临床预后等资料。用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期;观察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对数据采用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非配对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收集到16例患者,起病、随访6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分别为59.25 U/L和25.5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08 U/L和45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汁酸分别为35 μmol/L和36.15 μmol/L,白蛋白分别为32.45 g/L和31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PA-HSOS病理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小叶中心带窦内皮完整性受损,红细胞进入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的窦周间隙。中期出血带内红细胞溶解,网状纤维塌陷密集,胶原纤维沉积,尚有血流的腔隙充血扩张,其腔内覆有窦内皮细胞;出血带周围肝板出现再生现象,部分肝窦代偿性扩张。晚期出血带内胶原沉积形成大面积纤维瘢痕,其内多数有血流的扩张腔隙内覆血管内皮;边缘带肝细胞呈双排再生,插入纤维间隔。肝穿刺组织内重度出血损伤的肝小叶比例和患者预后无关。结论PA-HSOS早期小叶中心带红细胞通过受损的窦内皮进入窦周间隙,表现为肝板出血性坏死。至中晚期出现肝板再生和血管改造,故大部分患者临床病程呈自限性。病理分期和肝穿刺活检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无法根据标本出血损伤程度判断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吡咯烷生物碱(PA)所致的急性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小鼠模型,并对3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千里光宁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PBS(300 μL)、野百合碱溶液(800 mg/kg)、倒千里光碱溶液(100 mg/kg)、千里光宁溶液(100 mg/kg)灌胃1次。于灌胃后24 h分析4组小鼠死亡数、成模数、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卡方检验。结果灌胃后24 h时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分别死亡0、9、0只,存活小鼠成模9、3、6只,3组死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34,P<0.05),成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6,P>0.05)。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ALT水平分别为(111.72±37.62)、(562.97±242.42)、(3 891.40±1 009.44) U/L,AST水平分别为(156.96±64.95)、(331.22±120.83)、(2 107.55±532.80) U/L,TBil水平分别为(41.66±10.42)、(79.43±18.45)、(120.80±17.44) 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40±10.98) U/L、(34.66±13.00) U/L、(16.91±2.8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倒千里光碱组与千里光宁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倒千里光碱组与野百合碱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0.002),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 3);千里光宁组与野百合碱组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小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凝固性坏死,中央静脉内皮下出血,肝窦扩张,红细胞淤滞于肝血窦中,正常的小叶结构被破坏;野百合碱组和倒千里光碱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3区肝细胞坏死、肝窦扩张淤血;千里光宁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1区和2区肝细胞坏死和淤血。野百合碱组成模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中、重度,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均为重度。结论成功建立了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PA所致小鼠急性HSOS模型,其中野百合碱更合适。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吡咯生物碱(PA)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患者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与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17日至2020年4月22日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68例行HVPG检测和多普勒超声检查的PA-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HVPG、鼓楼严重度评分(DTSS)、进食PA后出现PA-HSOS相关症状至确诊时间(以下简称确诊时间)等]和多普勒超声参数[门静脉主干内径(PD)、峰值门静脉流速(PPV)、脾静脉主干内径(SD)、峰值脾静脉流速(PSV)]。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确定HVPG预测抗凝无应答的最佳截断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抗凝无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HVPG的PA-HSOS患者的预后生存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HVPG患者,DTSS轻、中、重度患者,以及确诊时间>1个月与≤1个月患者的HVPG与PD、PPV、SD、PSV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ROC分析显示,HVPG预测抗凝治疗无应答的最佳截断值为20.165 mmHg(1 mmHg=0.133 kPa)。多因素分析显示高HVPG(HVPG>20.165 mmHg)是预测抗凝治疗无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置信区间)=6.039(1.466~24.869),P=0.0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HVPG患者预后生存率低于低HVPG(HVPG≤20.165 mmHg)患者(78.4%比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 P=0.03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68例PA-HSOS患者的HVPG与PPV呈负相关(r=-0.330,P=0.006);高HVPG患者的HVPG与PD、SD均呈正相关(r=0.540、0.341, P=0.001、0.039);DTSS轻度患者的HVPG与PSV呈负相关(r=-0.519,P=0.019);DTSS中度患者的HVPG与PPV呈负相关(r=-0.400, P=0.014);确诊时间≤1个月患者的HVPG与PPV呈负相关(r=-0.391,P=0.010)。结论HVPG可以辅助判断PA-HSOS患者抗凝有无应答及其疾病预后,多普勒超声参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辅助判断PA-HSOS患者的HVPG升高程度。
简介:摘要: N-酰基吡咯是一类重要的五元N-杂环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合成、无毒害等优点, 通过一定的修饰后能够成为“绿色高效缓蚀剂”。借助SEM测试可以观察防腐微观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