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对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贴类产品剥离强度注册检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为该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在送检注册样品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820例不同类型腹膜透析导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掌握不同类型导管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导管类型.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1年8月在本中心置管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820例,分别选用Tenckhoff卷曲管(T型曲管)、鹅颈型卷曲管(S-N卷曲管)、鹅颈型直管(S-N直管).采用开放式外科手术置管法,由同一手术者操作,均以旁正中2cm为手术切口.T型曲管S直管以耻骨联合上12cm为置管位置,S曲管根据不同置管阶段分别以耻骨联合上13cm、15cm、17cm为置管位置.随访时间均大于3个月,观察各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820例,采用Tenckhoff卷曲管231例、鹅颈型卷曲管126例、鹅颈型直管(S-N直管)463例.其中男性490例,女性330例,平均年龄(42.3±14.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22例,狼疮性肾炎52例,糖尿病肾病6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2例,高血压肾损害19例,多囊肾10例,其他30例.导管移位情况:T型曲管组、S-N曲管组、S-N直管组分别为12例(5.2%)、19例(15.1%)和9例(1.9%),x2=36.900,P=0.001;其中S-N曲管组以耻骨联合上13cm、15cm、17cm为置管位置时发生导管移位的例数分别为5例(3.9%)、6例(4.7%)和8例(6.3%),x2=3.121,P=0.268.3组导管阻塞发生率分别为7例(3.0%)、6例(4.8%)和9例(1.9%),x2=3.161,P=0.206.重新置管的分别为6例(31.5%)、10例(40.0%)和7例(38.9%),x2=12.255,P=0.002.导管自行复位的分别为1例(8.3%)、4例(21.0%)和6例(66.7%),x2=10.364,P=0.006.3组隧道感染分别为0例、1例(0.21%)和0例,x2=0.772,P=0.680;隧道口感染分别为2例(0.86%)、2例(0.21%)和2例(0.79%),x2=3.857,P=0.145.结论鹅颈直管组的导管移位发生率最低.而鹅颈卷曲管组的导管移位率发生率高,且不易自行复位,重新置管率高.3种导管的隧道及隧道�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胎盘类型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34例平均孕龄大于28周的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B超结果检验得出的前置胎盘类型分成边缘性前置胎盘组(A组)、部分性前置胎盘组(B组)以及完全性前置胎盘组(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患者分娩质量依次为A组>B组>C组,相应的各种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为C组>B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三组患者新生儿中出现窒息、早产、死亡的数量为C组>B组>A组,1minApgar评分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且胎盘前置程度越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越严重,患者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也更高。
简介: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其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333例普通型前置胎盘及67例其他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胎盘植入(54.2%)、产后出血(68.8%)、平均出血量(2522.9±2917.6)ml、子宫切除(18.8%)、自体血回输(83.3%)及异体血输注(37.5%),与普通型前置胎盘相比[22.2%,40.2%,(1007.0±697.1)ml,0.9%,45.3%,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体型前置胎盘相比[37.3%,56.7%,(1401.2±1375.6)ml,1.5%,58.2%,20.9%],平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自体血回输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异体血回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需要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制定有效的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采取自体血回输,减少异体血输注,确保母婴安全。
简介: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对政府与公民产生不同的正负影响:导航检索型新媒体能丰富政府信息供给途径、提高公民信息获取能力,但多元信源会挑战政府信息供给地位,检索能力高低导致公民信息获取差异;交流分享型新媒体能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构建网络公共舆论空间、完善政府与公民政治沟通方式,但网络舆论会挑战政府舆情管理,虚拟社区容易导致群体极化,意见领袖会影响网络民意表达;大众创新型新媒体能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推动社会大众创新,但会引起非法侵权问题而侵害个人知识产权,不良信息内容会冲击社会道德规范。新媒体对政府与公民的影响源于其对信息传播格局的改变,政府与公民之间开始呈现出向相互制衡与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发展的态势。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与非LI的危险因素,推测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2014年12月13日入住我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LI148例和非LI148例。根据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上病灶数目及位置分为单发LI113例,多发LI35例;单发非LI97例,多发非LI5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发LI的心房颤动及同侧颈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较多发LI(0.88%vs11.43%,P=0.013;1.77%vs17.14%,P=0.002)、单发非LI(0.88%vs11.34%,P=0.001;1.77%vs16.49%,P=0.000)、多发非LI(0.88%vs9.80%,P=0.018;1.77%vs17.65%,P=0.000)明显低。与单发LI比较,心房颤动及同侧颈动脉狭窄≥50%为多发LI(OR=26.353,95%CI:2.778~250.007,P=0.011;OR=11.483,95%CI:2.202~59.891,P=0.011)、单发非IL及多发非IL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LI与单发非IL和多发非LI心房颤动及同侧动脉狭窄≥50%等危险因素无差异(P〉0.05)。结论单发LI与多发LI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心源性栓塞为多发性LI的重要发病机制,但参与单发LI发病过程的概率相对较少。
简介:摘要采用刺激分类范式,要求被试判断呈现刺激的性质(实验一和实验三)或颜色(实验二),旨在考察随机呈现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对数字和字母SNARC效应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加工中是否存在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结果发现:(1)数字和字母性质和颜色分类任务中均未出现数字SNARC效应和字母SNARC效应。(2)数字和字母的性质和颜色分类任务中,左手对字母的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的反应更快。数字和汉字性质分类时,左手对汉字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反应更快,不同类型刺激分类时出现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3)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刺激分类加工中存在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被自动激活,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类型刺激分类中的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对SNARC效应具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