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思相近、但结构不同、表达效果不同的句子,叫做同义语法形式。研究同义语法形式,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句子的使用场合和理解句子的意思及其表达效果。下面举例说明: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闪闪地睒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第一句,如果写成“……墙外有两株枣树”,那就是通常的平淡无奇的说法,不能产生“力”,亦即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在先写了“一株是枣树”,初步突出了“枣树”,按通常的语言心理来看,接着很可能是“还有一株是柳树”之类的说法。谁料竟是“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此所谓于意内见意外,于不可能中见可能,真是天工神斧落笔不凡。从修辞学上说,这几种说法叫做同义语法形式。第一句,还可以写成“……有两株树在墙外……”,那就是介绍情况的句子,用“有”字来引进“树”。现在写成“……墙外有两株树……”,这是一种“存现句”,这种句式一般用于描述环境,鲁迅在这里正是描述环境的,可谓贴切无比。第二句,也可以写成“几十个星星闪闪地睒着眼,冷眼”。“睒”是施受两属的动词,“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既可以是“睒着”的宾语,也可以是“睒着”的主语。但表达效果不
简介:<正>有位哲人说过:“天才具有神奇的魅力”。列宁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0年代末统计,占世界出版和翻译量首位的是列宁的著作。截至1979年为止,列宁的著作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共出版过3000多次;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截至1970年为止,就翻译和出版过大约3400次;各国研究列宁的论著和团体更不计其数。列宁的这种使人们为之倾心的魅力,使西方学者罗伯特·佩恩不禁惊呼:“一个幽灵已经缠住了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幽灵就是列宁”。列宁的天才是和他善于请教马克思、善于向生活学习、善于用人类的知识武装自己分不开的。下面仅讲几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