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擂茶"是客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茶食,以陶制擂钵将茶菁、花生、芝麻等杂粮,以擂棒研磨成泥状后,冲入沸水调匀,再加入"玄米"后饮用。相传在三国时代,张飞带兵进攻武陵时,将士们因水土不服得了瘟疫。当时有位熟知草药的老医生,有感于蜀军纪律严明,并未扰民,便献上了除瘟秘方,乃以"生茶"、"生姜"、"生米"共同磨成糊状,烹煮后给蜀军服用,解决了蜀军的瘟疫。"三生汤"因而流传开来。目
简介:“蓝衫”是台湾六堆地区客家妇女的传统服饰,一般称为“长衫”、“蓝衫”或“大襟衫”,因其朴素、简洁的结以及单纯蓝色系列的明显特征,被视为客家传统服饰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蓝衫”的裁剪形式、襟头装饰以及扣子的装卸方式,处处都隐藏着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生活智慧。在现今工商发达的社会,蓝衫没有因此而湮没,以另一种创新的姿态继续诉说着客家人朴实、勤俭的思古幽情。
简介:“缠花”是台湾桃园、新竹、苗栗地区客家人的一种传统女红工艺,在过去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传世作品包括新娘发簪、箱形桌供、绣灯装饰、童帽装饰和新房挂件等等。客家缠花工艺主要的制作技法是以丝线缠绕纸板,所制作出来的造形作品又以花卉最多,所以习称为“缠花”;制作材料简单,无需耗太多金钱,全赖巧手慧心即可做出精美的作品,充分显现出客家妇女勤俭聪慧的天性与独特的艺术涵养。
简介:客家族群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拥有极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本文通过整理台湾客家族群的日常食俗和年节食俗,具体分析了咸菜和板这两种典型食物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弘扬并传承台湾客家饮食文化指明方向.
简介:“看花”是台湾北部客家地区相当特殊的绣品之一,传世实物大多来自苗栗地区,主构件是一种圆形的绣片。其源头是客家新娘的陪嫁品,主要用途是纯观赏,但也被当作清供品来看待。看花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传世实物的年代从清朝时期一直到日本时代,看花碗的材质从瓷碗改成玻璃冰碗,看花绣片的直径大小和刺绣格局也逐渐改变,成为历史文物辨识年代的参酌依据之一。
简介:客家人从大陆原乡迁居台湾,一方面由于文化固有的惯性,一方面由于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样的对于族群文化的热爱、执着和保守,更由于迁居到台湾的客家人多数仍然处在山区或半山区聚族而居,生活状态与在大陆时相似,所以客家人的种种文化传统,从民系特有的性格,到岁时习俗、神明信仰、宗族形态,到流行和偏好的文艺形式,以及作为民系文化载体的方言等等,在台湾客家人中都得到全面的传承。
简介: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在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河时期,海水降落,台湾与中国大陆连成一体,与大陆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
简介:客家文化伴随着粤闽客家人的迁台而由粤闽原乡传播到台湾,并在台湾得到承传,也发生相当的变迁.本文着重从衣食住习俗、宗教信仰、文艺形式和族群性格等方面,论述客家文化在台湾顽强承传的情况.
简介:本文将介绍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在台湾所实施的历届户口及国势调查中有关客家的相关统计资料。这些资料,提供了以人口动态为主线去解读目据时期台湾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教育史等各项基础数据,也是二十世纪前半期包括台湾客家在内的各族群人口、地域分布、家庭结构、居住、经济与教育状况、社会习俗等最为完整而连续的官方统计。透过这一资料群,我们还可以一窥日据时期殖民当局的族群划分框架与政策,并了解到帝国膨胀中的大东亚视野和殖民地支配下的台湾视野,这两种不同角度下看待台湾客家的结构性矛盾。
简介:人间四月芳菲尽.祖地又闻客乡音。今年4月27日.福建省宁化县石壁客家祖地大牌坊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500多名当地群众手捧鲜花,欢迎台湾客家文化参访团来祖地寻根谒祖。
简介:(一)、台湾南部客家地区的客家山歌种类1、一般客家山歌调,(二)、台湾南部地区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微1、山歌结构与歌词的运用台湾北部的客家山歌当中,六堆地区的客家山歌
简介: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以及渴望科举功名带来的名利,因此敬重文字的观念深厚。明清以来各地广设敬字亭(亦名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文笔亭、字纸亭),以供焚化字纸;人们对书有文字的纸张,不敢随意丢弃,一定加以捡拾整理,汇集于敬字亭焚化;焚化后的灰烬,则会选定日期,送至海边或溪边放流。敬字风俗体现民众对知识的敬重,对于民风教化、建立善良风俗、鼓励学子努力向学。都发挥很大的功用。
简介:2013年11月19日至11月21日,由台湾“客委会”主办的“2013全球客家恳亲大会”在台北举行,来自五大洲的600多位海外客家社团代表以及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客委会主委黄玉振、侨委会委员长陈士魁、“总统府”副秘书长熊光华等台湾官员出席了此次大会。
简介:一、全球化下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关于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何时这一问题,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答案。在人类文明史上,将文化作为商品投入市场的运作由来已久,如要追根溯源,可以追溯至毕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即使这得不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也应追溯至人类发明铅字排版技术起。
简介:4月11日,150多位亚洲客家社团代表参加了在新加坡狮城举办的“2013年恳亲大会、理监事联席会议暨文化活动”。本届会议除各国副会长报告及会务讨论外,
简介:客家人所缔造而成客家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客家文化在社会宗法制度、文化生活习俗、祖先崇拜、风水观念等方面源自于中原。“敬天尊祖”本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信仰,一方面对宇宙及大自然之浩瀚有所感怀,天地人配列三才,人应该尊敬天地之所赐,人生天地之间亦应当有所作为;另一方面,祖先、祖宗乃生身之源,“木有本、水有源”,人人一系相承,人人应该崇本报先,
简介:
简介:根据参考文献、庙方资料、探访耆老等各项田野访查方式,采访所得,从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的分布与探究、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民俗,可看出客家人普遍信奉三官大帝。除了其能综合各族群都能接受的信仰,达到和睦共群、和平共处的愿望外,并由此信仰而发展出来的民俗,各地虽有些差异,但其精神内涵却相同。为了感谢前人筚路蓝缕、开垦耕耘的精神,感谢上苍、土地无所不在的神恩,敬拜天、地、水三官,正是台湾客家人饮水思源的精神与意涵。
简介:前言鲜有人知道大清帝国第一条由华人主导修建的客运铁路,是刘铭传向民间募资5万两开始兴建的。1889年上海人喻为“黑色妖马”的蒸汽机车“腾云一号”骄傲的奔驰于大稻埕(今迪化街)与松山之间,2年后基隆到台北完工通车,4年后延伸到新竹,开始对台湾客家庄发生重大影响。中国最早架设电报、电线地区也是在台湾,第一套电报系统在台湾从南到北普遍设立。
简介:通过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可知,粤东客家地区是台湾客家人的主要原乡。明末清初以降,大量广东客家人相继迁移台湾,这是客家移民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台湾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大陆客家人有规模的渡台最早可追溯到明郑时期,在随后的300年时间里,受大陆原乡生齿日繁、人多地少、生活窘迫的影响,以及清政府大力招来大陆居民开垦台湾政策的驱动,粤东地区客家人持续地大规模迁往台湾,他们成为现在台湾客家人的祖先,在台湾被称为“来台祖”或“唐山祖”。随着客家人大规模迁台定居,客家文化也随之进入台湾。
台湾客家茶俗
台湾客家蓝衫
台湾客家缠花
台湾客家饮食民俗探析
台湾北部客家经典刺绣——看花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传承
客家与台湾的文化传承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承传
台湾总督府户口、国势调查与台湾客家
台湾客家文化参访团祭祖后记
浅谈台湾南部地区的客家民歌
台湾六堆客家敬字文化研究
台湾举办“2013全球客家恳亲大会”
台湾客家文化产业建构刍议——以美浓客家小镇为例
“亚洲台湾客家恳亲大会”在新加坡召开
台湾客家家庙与祭祖文化之研究
台湾客家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及其民俗探讨
客家聚落发展与台湾交通建设之关系
粤东客家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