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与肝毒性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肝毒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HAART后,患者免疫系统得到良好的恢复,但肝脏酶学四项指标均有所升高,产生了一定的肝脏毒性,EFV和NVP可增加肝毒性,且毒性程度与年龄有关。结论HAART用于艾滋病患者,肝毒性十分常见,肝脏酶学指标升高程度加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54例,均给予MRI扫描,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患者临床常见的症状主要为意识障碍、头痛、视觉障碍、恶心、发作性癫痫等,发病时常伴随血压升高,影像学表现为病灶主要分布在双侧大脑的后部皮层下白质区,经常可累及额叶、颞叶、脑干、小脑等。CT检查表现出低密度影,MRI检查表现出T1或长T2信号,18例行增强MR扫描后,16例无强化,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MRA检查没有发现血管的异常,1例患者表现大脑双侧中动脉的走形僵直。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例39病症完全消失,10例病变明显的缩小,5例遗留坏死的软化改变。结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采用MRI检查,详细准确的显示出患者的病灶部位,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临床上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特点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逆转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疗效。方法把有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mg,均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治疗后6个月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压、IMT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IMT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性降低IMT(p<0.05),但降低血压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且阿托伐他汀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方肺癌肿瘤生长、肺转移的影响,并通过差异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vimentin,并结合相关技术分析其可能的意义。方法:C57BL小鼠40只,接种Lewis肺癌细胞,造模第2天,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低、中、高剂量观察组予益气除痰方1.0g·kg^-1·d^-1,3.0g·kg^-1·d^-1,9.0g·kg^-1·d^-1,每组10只,灌胃21d后,检测肿瘤体积、重量、肺转移灶,分别提取最佳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肿瘤组织的总蛋白,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系统获得蛋白点表达差异信息,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TOF)鉴定出差异蛋白质。并以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对差异蛋白进行表达差异鉴定。培养A549细胞,20%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干预,划痕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RT-PCR检测其对A549肺癌细胞MMP-1、MMP2、MMP9、MMP14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益气除痰方3.0g·kg-1·d^-1治疗组肿瘤体积、瘤重、肺转移灶数均明显小于LEWIS模型组(P〈0.01),肿瘤抑制率为57.21%。蛋白质组学研究鉴定受益气除痰方调控影响的蛋白37个,其中vimentin下调尤其明显。20%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可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并能降低MMP2、MMP14mRNA基因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除痰方明显下调vimentin表达,抑制A549细胞的运动能力,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14的分泌,这可能与益气除痰方逆转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研究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多元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为人们全面、深入认识教育管理现象提供了哲学视角,而研究范式的转换则意味着教育管理理论的深度变革。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发展经历了前实证阶段、实证范式阶段、后实证范式阶段。实证范式实质上是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范式"。教育管理的研究范式,从无到有,从一元实证范式到多元后实证范式,是两次重要的革命性变迁。教育管理问题和现象的复杂性,决定着教育管理多元研究范式共存的必要性;各种范式之间所具有的可通约性,决定着教育管理多元研究范式共存的可能性。多元范式对于教育管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具有认识价值,可以提供多种视角去认识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以利于更好地把握教育管理的本质。在各种范式中,实证范式的过度使用与其他范式的使用不足并存,但实证范式依然是主流的研究范式。各种范式作为理论存在,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否,最后取决于实践的检验。在实践的检验中,各种范式不断完善,当原有范式不能解释实践中的"例外"事实时,实践又催生新范式,为范式转换提供合理性,成为新范式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