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11月,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安徽、湖北3个省份的11个城市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109所幼儿园全部的27 987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7 200份。通过问卷调查父母及儿童人口社会学特征、视屏时间和户外活动情况、饮食行为、睡眠时间及情绪与行为问题等信息,并对学龄前儿童的多种健康危害行为和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判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 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5%(2 587例)、 9.5%(2 590例)、18.2%(4 958例)、24.5%(6 670例)、11.2%(3 058例)、10.2%(2 770例)。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累加得分的低、中、高分组3组所占比例分别为30.6%(8 316名)、60.9%(16 568名)和8.5%(2 316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得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累加得分较低分组相比,中、高分组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异常、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均较高(P值均<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颁布和加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逐渐提高,我国轻重工业也飞速发展 。 于此同时也产生一些给环境带来一定负效应的产物。例如建筑垃圾,它是我国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产物。虽然我国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人们自以为正确发展方式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同时给城市环境优化和资源利用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但是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才使人们开始接触,认识,了解建筑垃圾,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资源可循环,将垃圾视为宝藏, 本文首先对建筑垃圾的组成和危害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介绍我国现在几种建筑垃圾回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