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史上,博伊德案是最重要的宪法第四修正案源头判例之一。博伊德案确立了以财产权为中心的第四修正案分析方法。在博伊德案中,最高法院指出,第四修正案违法行为的实质"不在于破门而入,也不在于翻箱倒柜,而在于侵犯了个人对于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以及私人财产所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自博伊德案以后,在长达80年的时间里,控方行为是否构成"搜查扣押",取决于该行为是否对个人财产构成了"侵害"。对于中国来说,该判例关于财产利益的分析颇具启发意义。如果承认拟扣押的"证据"有可能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那么,即使扣押证据承载着追诉犯罪的公共利益,我们依然需要为个人私有财产不受不合理干预设定一个规则或底线。
简介:新西兰知名学者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纳博科夫传记和作品的研究,到90年代进化论文学批评的转向.博伊德的研究领域具有文学性、跨学科的特点,涵盖了文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电影、艺术、绘画等多个领域.博伊德既是一名纳博科夫研究的优秀读者、传记作家,又是进化论文学批评的重要推动者.他撰写的著作观点犀利、旁征博引、意义重大,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同时,他对文学文本的细读树立了读者反应批评的典范,他对跨学科研究的倡导和实践推动着当前中西学界的进化论文学批评前沿理论的成熟与未来发展.
简介:上篇刘岩:霍德教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在这次访谈中我想跟您谈谈您有关后过程考古学的观点、您个人的一些理论思考以及您个人的一些学术经历。我想,通过这次对话,能够让中国的学者进一步了解您的思想。在中国,考古学界一般是通过您的著作《阅读过去》(HodderandHutson2003)以及布鲁斯·特里格(BruceTrigger)的著作《考古学思想史》(Trigger2006)了解到您的。虽然您的著作《阅读过去》已经有了中译本,但大部分中国学者仅仅通过一、两本书还不能够完全透彻理解您的思想。而且在中国,后过程考古学也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