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服务工作且琐碎繁杂,若想做好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更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对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注意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多年,尤其是对护理工作更是掌握的十分娴熟,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仅有高超的技艺,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掌握现代护理的新概念,才能够适应当前新模式的要求,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针对临床患儿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护理笔者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 标签: 儿童护理 儿科心理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儿科住院患者7432例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率为3.12%,感染例次率3.40%;感染部位依次为胃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软组织;婴幼儿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医院感染患儿住院天数高于无医院感染者;原发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结论综合医院医院感染与年龄、部位分布、住院天数、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等相关。

  • 标签: 医院感染 儿科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的情况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发生院内感染的儿科患儿共44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对策。结果儿童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均不健全,所以在院内接受治疗时较容易导致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感染,且根据资料显示,年龄越小的儿童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越高。结论临床上滥用抗生素、年幼患儿住院时间过长等都是儿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滥用,合理规划住院时间,对可能发生的感染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减少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院 儿科 院内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染儿科住院病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特点,为传染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传染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8577份出院病历的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81例,医院感染率0.94%,其中<3岁病儿发生医院感染64例,占79.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高,占75.31%,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分别占11.11%、9.88%、2.47%、1.23%。结论传染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部位是呼吸道,<3岁婴幼儿是传染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高发人群,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预防。

  • 标签: 传染儿科 医院感染 发生率 呼吸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6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深入分析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探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儿例数是34例(5.66%),感染部位中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疾病,患儿例数是24例;1岁以下患儿医院感染率更高,冬季期间患儿医院感染率更高,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住院时间、使用房间不同居住面积发生感染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幼、住院环境以及住院时间延长,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可针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及时干预以有效预防儿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 标签: 综合医院 儿科 住院病人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预防诊所内被感染的作用。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被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尊重患儿及家属宗教习俗基础上,并结合儿科治疗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感染措施后,我院未出现儿科门诊输液室被感染病例。结论通过细化防感染措施,并形成完善预防感染的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被感染病例的发生,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院内被感染的作用。

  • 标签: 儿科门诊输液室 院内被感染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基层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查找分析感染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儿科院内感染的疾病特点与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关的因素。结果9682例住院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306例,感染率平均为3.1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98例占64.71%,下呼吸道感染38例占12.42%,消化道感染70例占22.88%。院内感染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增多,且以婴幼儿多见。结论有针对性分类收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改善环境卫生,做好健康卫生宣传及医务人员的管理对减少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儿科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我院2014-2016年460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有27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5.47%,年龄越大越容易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胃肠道占绝大多数。结论通过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医院感染 监控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和医疗措施上侵袭性诊疗手段、激素、化学方法、放射治疗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国内外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呈明显上升。本文分析了医院内感染控制中儿科病房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管理对策。强调必须重视加强对儿科病房管理,将各项控感制度、措施切实落到实处并持续改进,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医院内感染管理控制。

  • 标签: 儿科管理 院感控制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2017年门急诊儿科处方退改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2017年度儿科处方退改情况记录158份,分析处方退改的原因。结果158张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导致退改57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导致退改96张,超常处方导致退改5张。结论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审核较为严格完善,但不合格情况还时有发生。加强处方的审核工作,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的重要环节,从而促进儿科临床合理规范用药。

  • 标签: 儿科 处方 审核 退改
  • 简介:摘要以患儿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完善规章制度,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了儿科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增加了护患沟通与理解,减少了护患矛盾和冲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基层医院 儿科 优质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产生的证据,在因急慢性疾病住院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评价医院小丑对一系列症状群的干预效果。研究设计基于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数据来源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 of Knowledge)、考科蓝对照试验注册中心(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Scopus数据库、美国心理协会数据库(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sycINFO)、护理和健康文献累积指数数据库(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健康科学文献数据库(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Health Sciences Literature)。研究筛选经同行评议后筛选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如下:因急性或慢性疾病入院的儿童和青少年,比较医院小丑与标准护理的研究,此外研究将医院小丑对住院儿童和青少年症状管理的影响作为主要结局指标。数据提取与整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研究筛选,数据摘录,以及偏倚风险评价。方法学评价也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评价工具有:Jadad量表、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INS-Ⅰ)。结果24项研究(n=1 612)符合纳入标准,对其进行数据摘录和分析。大多数研究是随机对照试验(n=13)。最常分析的症状是焦虑(n=13),其次是疼痛(n=9)、心理和情绪反应以及幸福感(n=4)、压力(n=4)、癌症相关疲劳(n=3)和哭泣(n=2)。5项研究使用生物标志物(主要为皮质醇)来评估医院小丑对压力或疲劳的影响。方法学评价显示,大多数随机对照试验(n=11;85%)存在潜在偏倚风险,2项试验具有高度偏倚风险。ROBINS-Ⅰ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非随机对照试验(n=6;55%)存在中度偏倚风险。研究表明,无论父母是否在场,医院小丑出现时,儿童和青少年在一系列医疗程序中的焦虑显著降低,心理调节也得到改善(P<0.05)。3项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医院小丑的干预有明显获益,显著减少了患儿的压力、疲劳、疼痛和痛苦(P<0.05)。结论这些研究表明,在医疗程序、术前诱导麻醉,以及慢性病常规护理中进行医院小丑干预,可能是症状管理的有效策略。此外,与接受标准护理的患儿相比,医院小丑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患有急慢性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系统综述注册PROSPERO CRD42018107099。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儿科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为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8年至2012年收集的41例儿科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41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中,患者男23例(56.09%),女18例(46.34%);0~3岁发生率最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20例(48.7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例(39.02%);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以头孢菌素类最多。结论医院应加强对儿科药品不良事件的监测,以确保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儿童 药物 药品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了解近二年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1月2015例儿科住院患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医院感染61例,感染率为3.0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0.81%,新生儿较普通儿童多,口腔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季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有关。

  • 标签: 综合儿科 住院患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社区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本社区医院 2014年 3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儿科门诊开具的 1800张处方药单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患儿的用药品种及数量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经研究分析后发现,在这 1800张处方药单中,处方用药方面使用率最高的五种药物为抗感染类药( 841例,占 46.7%)、中成药( 689例,占 38.2%)、消化系统类药( 584例,占 32.4%)、呼吸系统类药( 603例,占 33.5%)、解热镇痛类药( 470例,占 26.1%);抗生素类使用情况:有 853张处方药单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比例为 47.38%。其中,阿奇霉素使用率最高占 31.6%;儿科门诊患儿 主要用药方式有两种,即单独用药与联合抗病毒药物用药,分别占69.2%与 48.6%。结论 本社区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整体来说基本合理,但极少数也出现过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因此,儿科医生还要进一步提高其安全用药意识,院方还要加强安全用药管理,规范社区用药流程,从而进一步提高我社区儿科门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社区医院 儿科门诊 处方用药情况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