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effectsofexplicitinstructionsto“becreative”),是指在创造力测验或实验任务中,明确要求“要有创造性”(becreative)的指导语,能够促进被试的创造性表现的现象。该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最大化表现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注意控制理论。在指导语中对“创造性”作出解释、创造性任务的类型以及被试特征,都会影响“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的产生。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要有创造性”指导语效应发生的机制,从设置创造性目标、根据任务特征施加精细指导、结合学生特征实施个性化教学三个方面,设计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简介:摘要《幼儿园规程》中就幼儿游戏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优化和创新游戏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促进幼儿全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和培养,抛砖引玉,旨在为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简介:目的:了解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初高中学校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湖南省长沙市721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目标定向量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自评测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初中为波峰阶段,高中为波谷阶段;男女生中学生在创造性人格总分及公正性、宜人性、开放性、神经质性等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公正性、宜人性、开放性、内外倾性及创造性人格总分上,两类中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创造性人格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重非常小,仅占2.5%;创造性人格因子对教师的评定影响力非常小,学习成绩总分排名对教师的评定影响力要大得多;掌握定向因子、成绩回避定向因子的主效应显著。结论:综合整理、兼容性、掌握定向、成绩回避、性别、洞察力、联想力、把握重点、年级等因素,会影响中学生的创造性人格。